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 周雪松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就读职校的学生生源相对以前而言,素质更低,在学习上造成了诸多障碍,尤其是语文这种职校学科中的基础文化课更是困难重重,高付出低效益。不少学生在进入职校类学校后,产生了反弹性的抵触性的对语文的轻视和敌视。如何使职高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笔者认为只有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语文。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117-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教育的普及,就读职校的学生生源相对以前而言,素质更低,从而在学习上造成了诸多障碍,尤其是语文这种职校学科中的基础文化课更是困难重重,高付出低效益。不少学生在进入职校类学校后,产生了反弹性的抵触性的对语文的轻视和敌视。甚至还有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职校培养的是有特定技术能力的劳动者,不是知识阶层,学习语文这样的基础课是浪费时间。现实中,我们常看到,一边是教师腰酸腿疼、头上冒汗的“传道”;一边是不少学生兴趣不大,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
如何使职高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多理解尊重学生
人人生而平等,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的尊重,不管他是优生还是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我们自身之外的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这是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祥先生对大写的“人”作的诗化般的诠释。
人都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我们老师要放下架子,站在学生中间,既当指导者,又当学习者,了解学生身心状况、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研究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倾听学生心声,以心博心,以情换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感受学生的悲欢离合。作为语文老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通过谈心、作文、周记等形式去了解学生,和学生沟通。
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在过去很多年的传统教学理念中,总是把教知识作为终极目的,学生是知识的附庸,被看成是被塑造、被加工、被施加影响的物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就目前来说,我们应该抛弃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学生不到想知道却不知道的时候,不跟学生解释。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例如:我在教《项链》时,就提出一些问题——玛蒂尔德的那挂项链究竟丢在哪啦?为什么项链只值500法郎?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仅是因为一挂项链吗?玛蒂尔德明白真相后她会怎样生活?当小说教授完时,同学们也纷纷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活力。
三、给学生以评价和鼓励,调动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孩子都是姓(兴)蒋(奖)的”,没有哪个孩子内心不渴望家长、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老师有时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由此造就了一个人才,也有可能毁了一个人。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会爱屋及乌,对这位老师讲的课也很感兴趣。职校生中多数学生就是由于初中时学习成绩差备受老师的歧视,进而敌视老师并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作为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形象和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广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
由于语文课人人都听得懂,加之多年来好多老师讲语文课文总是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所以,许多学生认为学语文没有意思。据调查,职校学生很少有自发的对古文的爱好,很少主动地去看一篇古文。他们的文言文知识往往局限于初中所学篇目和极少的实在是家喻户晓的诗词。作文方面,文学写作苗子是凤毛麟角,优秀作品的比例也较低,学生写作欲望极低,普遍厌恶写作课。在运用语言方面,他们经常毫不畏惧地使用最新的,自己还似通非通的时髦话,尤其是所谓网络用语,似乎这是显得“酷”的捷径。
德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是只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项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影视文学欣赏讲座、佳作互评会,开展成语接龙游戏、广告创意大赛和走上街头纠错(纠正错别字)活动,组织学生将有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表演等。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作家、诗人的轶闻趣事,让他们在了解这些名家后,有一种急于拜读其作品的欲望。
总之,只有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才能让职高语文教学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蔡 伟.新语文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浅谈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22期
[3]叶国炎.让语文课呈现出美的魅力语文教学之友,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