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模式

作者: 余长卫

摘 要: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目前“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专业,如何培养出能适应新形势的、符合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真正具有理论知识兼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前从事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最紧迫的使命。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122-001

据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80万的缺口,对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型汽车维修人才最为紧缺。因此,如何培养出具有理论知识兼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前从事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最紧迫的使命。本文仅从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建方面来探讨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

一、当前教学模式的分析

近日来,我们对多家汽车售后服务公司进行查访,向他们了解毕业生进入现实维修岗位的情况,他们反馈的信息是: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当前汽修厂的维修技术有一定的脱节,特别是专业综合素质不突出,专业理论知识未能充分利用,实践动手能力未能正常发挥,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单位工作未满一年就受挫离厂。这一现象很值得我们从事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也证实了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观念和生源素质等条件的制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传统车型、缺少新车型、注重老式机械原理、缺少现代电子控制新技术;对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容易使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践中的时间利用率缩短,这是直接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因素。还有一点,过去汽车维修以工艺性维修为主,而当今汽车以维修保养、诊断检测为重,一些学校未根据形势发展、市场的需求,实践教学内容也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汽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工作中要自行独当一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难以胜任现代汽车的维修,也不适应现代维修专业的发展需求。

二、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

1.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学生在校经过三年的学习,在专业综合素质方面要达到什么要求?实践能力要达到怎样的台阶?这些就需要我们中职学校在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时,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大量进口轿车的涌入以及国内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式的机械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的电子控制系统,使汽车的结构更加复杂化。技术的革命,给从事汽车售后服务的技术人员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当代的汽车维修技工,不但要掌握汽车传统的知识,更要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新技术,以及检测与保养的知识,真正成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定位,应该是以培养在汽车售后服务第一线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操作者为主要目标。

2.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践教学为主线,通过实践课来带动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先接触具体实物,先加强感性认知,然后分析其理论知识,使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使原本抽象困难的学习变得具体生动,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2.1以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为原则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学生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其一上岗就能快速胜任现代汽车维修工作。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科为本位”进行课程教学的做法,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适当删除专业理论部分的一些不实用的知识点和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实用、会用、够用为主,加强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新技术的学习。同时,将实践性教学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参加毕业技能等级考核,获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2.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汽车量的增多,汽车的安全、排放等性能要求更高,致使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教师深通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在汽车企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技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却由于文化基础底子薄弱而不善于理论知识的运用,不适应教学,矛盾很突出。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研究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各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因为它是提高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在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2.3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保证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质量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质量保证。根据汽修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学校应施行产学结合的形式,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网络实践教学基地,指派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校内、外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保证学生通过实践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必须保证有充足的实习设备,并根据市场对汽修专业的需求,组建相应的汽车新技术实验室。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用轿车的普及,汽车技术日益复杂化,今后社会对从事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这一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改变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我从事汽车专业课教学多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尝试,受益匪浅,它能积极调动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突破了专业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尤其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也适应了国家提出的“职业教育特色”需要。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将实践性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