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执业资格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作者: 马立强摘 要: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和当前工程类执业资格考试类型的理解,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时学生执业资格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执业资格;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136-001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
根据国家工程管理专业建设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各级投资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设中介服务机构和房地产行业等从事项目投资决策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具有建设项目管理基本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按照这一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在教学建设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实践,与工程类相关职业考试资格的结合是落实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近几年的课程教学环节中,山东工商学院探索性地实施了一些具体的举措,使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工程类执业资格制度挂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相关资格考试分析
我国目前与工程类有关的执业资格考试有很多,与工程管理教育培养方向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这些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与工程管理专业可开设课程的知识内容可以相互对照,如表1所示。
三、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执业资格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可以有意识地围绕国家执业资格要求,使本科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对国家相应工程管理类执业资格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了解,培养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设置与执业资格能力培养的衔接
由于我校是一所财经类院校,工程技术类课程所占比例不如综合类大学或工科大学高,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力量,开设了足够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像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与建筑结构相关的必要技术类知识平台。另外发挥财经类院校特长,开设了投资项目评估、工程估价、财务管理、项目管理、项目融资、建设法规等课程,还开设了房地产开发经营方向,这样使学生尽可能围绕当前工程类职业资格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2.教学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尤其是在工程估价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例通”案例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引入案例教学法更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的“听者”转化为主动的“思考者”和“发言人”。
3.在实习环节对学生执业能力的训练
根据教育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和专业设置,按照递进关系,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环节的内容体系分为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四个板块。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定“个案”的特殊实践,掌握一般管理方法与技能。在此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应当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之中。例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以增加施工组织课程实习、项目管理软件设计、招投标文件编制、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和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同时安排学生去工程公司或施工企业了解工程管理内容、工作程序,参与实际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另外在学年论文中还要求学生结合实践中的问题选题,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查阅文献资料等。
参考文献:
[1]马立强,曾繁伟,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刍议[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马立强,曾繁伟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2008,(8)
[3]曾繁伟.“一侧通”案例教学法应用探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