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注重能力 提高复习效率
作者: 张雪琴摘 要:每年苏州初中毕业考试都会给教师和考生带来似曾相识却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上个世纪的闭卷考试形式变为本世纪的开卷形式,从100分制到80分制再到50分制,从人教版到苏人版,再从鲁人版回到苏人版,从考试形式到教材编排,无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教育学生做人的学问,不变的是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识记; 理解;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08-001
自2001年以来,苏州中考政治实行开卷已八年了。我们一路从迷茫、不可捉摸、束手无策到现在神定气清,实践证明开卷好,既解放老师也减轻学生负担。
但无论是闭卷还是开卷,都会面临一个尴尬,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总复习阶段,有的老师和很多考生只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复习。然而书本知识就好比做饭必备的米,没米下锅,巧妇再巧又如何做出饭呢?虽然现在中考以能力为立意,而不是以知识立意。但能力要以知识为载体,没有知识量的积累,怎么会有质的突破。如何解决中考复习中的这个尴尬,全面提高初三政治课复习效率呢?下面谈一些我们的具体做法,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认书面——落实识记要求
苏州政治中考范围主要是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全一册3本书。在第一轮复习中,可根据考试大纲和能级要求,依照书本顺序,有老师带着学生与三本书依次照面,此阶段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具体方法是做课堂复习笔记,条条杠杠式,每个考点都要踩到,避免出现知识上的盲点。每堂课上,预留课前5分钟,让学生自由背诵每个章节的课题——框题——小标题。因为本学科每周课时少,学生也无课外时间来专门照顾政治,而且市中考命题组主审人员说过“知识是需要学的,有些重要的部分甚至是需要记忆的”。研究历年的中考试卷答案,你会发现某些重要的得分点就是每个章节的课题——框题——小标题本身,如2008年第31题答案中有“法律护我成长”即七年级第20课的课题;第32题提问中包含有“践行民族精神”即九年级第2课的小标题;“成长在社会”即九年级第一课的课题……每册结束,读熟该册由上述“三题”组成的目录,有利于考生从最快捷的通道找到考试答案。政治书本里的每篇课文都恰似语文中的一篇篇议论文,有论点有论证有论据。有时“三题”之间基本上就是题目与答案的关系,层次分明。如八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三个框题分别从宪法的特征、内容来展开阐述,构成为什么、是什么的题型。关注上述“三题”,同时整理每个小栏目的答案,非常有利于学生认清书本的真面目。
知人要先知面。认识了书面,就认识了基础知识,这是理解运用的重要前提。
二、摸书脉——落实理解要求
知人知面要知心。仅认识书的表面是不够的,还要由浅入深下去,摸清书本的编写脉络,建构每课的知识图表。常见的纵向式知识结构图基本都按照课本顺序编制,但总有不适合自己学生学习思路的地方。所以我们觉得,应让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的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复习过程中,老师应帮学生理清法律常识的线索是法律和道德、权利和义务,国情国策教育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展开。同时提供给学生历年的苏州市中考试题和《能力自测丛书》上学生易错易混题。让他们把题目考点归类到相应的知识点中去,答案回归课本,写上册、课、页数。请不要担心学生会浪费、糟蹋课堂时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老师在边上可以组织比赛,给予表扬和点评,有创意的结构图要大张旗鼓地张贴。这可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弥补。
当然,在此阶段,有些综合性的跨度大的知识点联系还是需要老师亲自示范的。例如,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主要原因呢?可用下面的横向连线式图表表示:国际竞争→实质→综合国力竞争→关键→经济力和科技力竞争→本质→创新→归根到底→人才→基础→教育。这样一目了然,简单又有效。
打通书本纵横经脉,方能舒展筋骨。知人知面知心后,还要做到心领神会。
三、勾书魂——落实运用要求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这个“理”就是书本的魂。如何“知书达理”呢?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重点知识和重大热点的结合上。
根据“不回避热点”“贴近学生实际”“体现苏州特色”的命题要求,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强调,以热点带动知识点来勾书魂。围绕某一些热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首先对热点本身进行分析,找到与书本知识的结合点,后进行适当的训练,这时可发挥《中考政治热点透视与精练》的作用。让上课老师大大节省搜集资料的时间,多用于热点与知识点的整合讲解,突出书本中的常考知识、主干知识。例如,关于创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问题,牵涉到的知识点有: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国家性质、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然后再围绕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创建和谐社会、怎样创建和谐社会进行展开。又如,苏州新闻综合频道倡导“要做文明苏州人”,其中讲到诚信问题。这可与学生的具体道德行为和实践能力结合探究。每个热点经过与知识点的互动之后,学政治的真谛、书本的灵魂自然而然地就潜入学生心坎儿里。让书本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灵魂不散。
中考即将来临,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惟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分析能力,才能使考生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考出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