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的化学尝试教学
作者: 陈 茵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通过主体的不断尝试,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潜力,并实现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理念,是一种适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学习模式。而我们把尝试预习、反馈尝试、尝试探究、评价总结等环节紧紧相扣,才能使尝试教学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地凸现尝试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尝试预习; 反馈尝试; 尝试探究; 评价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21-001
什么是尝试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和传统的课相比而言,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
但尝试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能仅依赖于上课,还要把它提前到课前,也延伸至课后。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预习尝试,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家威涅克曾经说过:“化学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换而言之,就是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化学。因此,化学课不仅仅是课堂上40分钟,还应从生活出发,把生活和课堂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课前作一些准备,从书籍、电脑等媒体中搜集一些与化学知识内容有关的信息,出好预习尝试题。
如在介绍《化学肥料》的知识点时,提问学生海水中的赤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讲述碱的化学性质时,提出问题: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塞是橡胶塞,而不是玻璃塞,这是为什么呢?在讲解塑料的性质时,编写尝试题白色垃圾的成分是什么,学生可根据生活经验和资料查阅获得答案,再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种物质不能降解。这样在课前的预习过程中提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背后的实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自己问题解决的成就感。
二、反馈尝试,交流讲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课前学习活动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课前学习的成效,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上课后学生用5—10分钟进行预习尝试后,对完成预习学案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质疑,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质疑点拨,例题解析来进一步理解概念,梳理新知,将新掌握的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结论运用到实践之中,让大部分学生感受“尝试能成功”。并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三、尝试探究,激励思维,生成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人人参与,个个尝试,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精要点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摸索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成功经验,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价值。
尝试探究可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实施:
1.尝试练习:教师设计难度较小的基础习题,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结论运用到实践之中,让大部分学生感受“尝试能成功”。
2.问题探究:在课内第一轮尝试练习的基础上,学生或教师作精要点评,在疑惑处、堵塞处巧作点拨,并设置2~3道有一定梯度的变式题。引导学生再次运用在尝试练习中得到的方法、规律和结论,解决新问题。让学生在学方法、思考讨论中学到新知识。如继续上述酸碱盐的复习,趁热打铁,再抛出一个更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家庭中,如果没有稀盐酸,我们还可用什么厨房用品去除水垢呢?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利用答题模式很轻松地做了回答。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并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我又设置了如下一系列变式训练题,如:已知醋酸的化学式是CH3COOH,它能电离出CH3COO-和H+,哪位同学能写出醋酸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类比了稀盐酸的相关知识来完成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酸的通性的掌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迁移处理问题的能力。变式问题的探究,锻炼了思维,生成了学生创新能力。
四、评价总结,拓展延伸,开阔学生视野
尝试学习法操作的最后一个步骤:评价总结,拓展延伸,正符合这一理念。使学生有了自由选择和尝试,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开阔了视野。具体的做法是:学生在尝试练习,变式训练的基础上,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自己总结得与失,如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还有哪些困难和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再次给以精要的点拨引导,努力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方法、规律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结束后,学生还可以看一些课外书籍,开展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收集信息资料,学会了分析所占有的资料,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尝试学习是学生进行创造的前提,尝试学习是学生通向成功的阶梯。但我觉得尝试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复杂而且充满各种的挑战,如果不能把各种环节很好地联系起来,那么,尝试的效果肯定是不让人满意的。所以,在尝试过程中,只有把预习尝试,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馈尝试,交流讲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尝试探究,激励思维,生成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总结,拓展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使尝试教学更凸显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邱学华.尝试教学新论,辽宁出版社,1998,P16
[2]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小学尝试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邱学华,苏春景.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