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后进生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 刘清林摘 要:进入初三年级,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依托思想品德课,从尊重后进生、找准突破口、帮他们树立信心、落实学习目标、采用恰当方法等方面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后进生; 转化; 桥梁和纽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23-001
思想品德课由于自身的特点,成为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首选学科。下面就以思想品德课为例作一分析。
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用爱唤起他们的自尊
爱是教育的灵魂。分入“差班”的学生,往往都有自卑的心理,老师要想方设法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价值,并以此去激励他们,从内心去尊重他们。要向学生讲明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也希望他们不要放弃自己,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去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尊重、人格、尊严、爱、自尊等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容,因此我们应借思品课这一桥梁培养学生的上述意识,为实现转化打好思想基础。
二、分析成绩差的真正原因,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树立能学好的信心
要帮助学生逐一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学习不够刻苦,还是方法不科学,还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是另有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给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
对这些学生要特别向他们强调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思想品德课不同于数理化和英语等学科,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品德课基本不需要什么基础,无论之前学得怎样,只要努力,方法得当,距离中考只要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完全可以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因此对于这部分“差生”来说,品德课的提升空间最大,弥补成绩不足的可能性和实现的现实性也最大,从而使这些所谓的“差生”不放弃这门学科,进而不放弃自己。
三、给学生算清一笔效益账,使学生能重视品德课
多年来,品德课在人们心目中都是“副科”,不被学生重视。因此要想尽方法让学生重视这门课,这是提高成绩的前提。
现在是市场经济,讲究的是效益,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现在的学生功利意识都特别强,中考考什么就学什么,分值占得多者多学,占得少则少学,因此,作为学生关注最多的就是分数。为此,从各学科的中考分值、课时安排、课后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入手,给学生算一笔效益账,会有不错的效果。
以徐州地区的中考为例进行计算,这样显得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语文:中考分值120分,每周安排六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120÷6=20分;数学:中考分值120分,每周安排六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120÷6=20分;英语:中考分值120分,每周安排六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120÷6=20分;物理:中考分值80分,每周安排四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80÷4=20分;化学:中考分值60分,每周安排四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60÷4=15分;地理:中考分值40分,每周安排两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40÷2=20分;生物:中考分值40分,每周安排两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40÷2=20分;品德:中考分值60分,每周安排两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60÷2=30分;历史:中考分值60分,每周安排两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60÷2=30分;体育:中考分值36分,每周安排三课时,每课时的含金量为:36÷3=12分。
由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给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品德课根本不是所谓的“副科”,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主科,从而使学生重视这门课,为学好这门课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给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现在一些教育专家一改过去“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提法,转而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就是要用成功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老师要对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感觉,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信心。
毕竟这些学生基础较差,他们对知识和问题的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甚至识记能力都很差,因此在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制定中要以基础知识和简单问题为主,尽量夯实基础,做到“起点低、台阶小、勤挪步”。因为中考中的试题难易比为6:3:1,60%的是基础题,所以对他们的教学也应该是以完成中考试卷中的基础题为方向,力求这60%的基础题多得分,30%的中等题能得点分,这样就能考出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
五、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这些学生一般在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做小动作等,这时,老师如果再一味地、机械地照本宣科,一定不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抓住思想品德课时事性、时代性比较强的特点,渗透时事内容。这些学生对社会热点比较感兴趣,适当引入时事教学能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所以,老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准备,上课时要认真组织,适时、恰当地融入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教学,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落实每日的学习目标
品德课的学习,读、记是基础,而这一工作一般是在早读课上完成的,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又相对较差,所以一定要认真制订和落实早读目标责任制。每天都给他们适当的早读任务和目标,督促和强化他们学习,并跟上检查,加以落实,奖优罚劣,赏罚分明。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生的学习面貌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七、对待后进生要有耐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过程,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以在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要宽容他们的过失甚至错误,用真诚、善意、宽容和厚爱唤起他们的自律意识。
总之,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爱护“差生”的基础上,投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教”,把尊重、理解、厚爱与严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宽严相济,张弛有度,对这些“差生”的转化是大有希望的,让他们考出一个相对满意的成绩更不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