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作者: 方忠德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感知,为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提供点滴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启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32-001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看作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是最富有革命性的社会资源和改造世界的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尽快发展现代化教育尤其重要和紧迫,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教学中,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形成跨越式的发展,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2.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的《纲要》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任务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展开。

2.1教学观念的转变。多媒体教学根据思维科学关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叉进行和谐发展的原理,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与主导教学的作用,又要启发学生通过对各类形象化教学媒体的观察、思维去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感知教材,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物理教学的整体优化。

2.2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提供给我们学习的新颖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学方式。

2.3教学模式的优化。把现代信息技术、物理学科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三者融合起来,构建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3.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多媒体信息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多种感官整体交互,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增进记忆。多媒体系统可以提供人机交互式进行学习环境,学习者在其间可以充分发挥其各个感官的功能,其效果会更加明显。

3.2信息的多维化为思维方式的多维化奠定了基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进行多维化的思维和学习提供了一种针对多种载体和多种存储体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最佳技术途径。

3.3多媒体人机界面自然友好,操作简便,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因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内涵

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就是以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与效益

1.带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完美的结合能够给学习者带来美妙的享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能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2.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自主的学习,更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带动了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合理的组合使得物理课堂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不断交流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更深层次的学习目标。

4.带动了教学呈现方式的变革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学有了新的呈现方式,对感官的刺激角度是多方位的,更有利于信息的输入和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处理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其教学模式程序图如下:

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学生自身为主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各种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对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1.模拟实验不能代替所有的科学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物理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应特别重视学生动手做实验。所以,凡大纲要求做的实验都要做,不能做的实验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做。对那些难于观察的、抽象的、微观的、宏观的、危险的以及在教室中根本无法实施的实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补充,进行模拟,就非常必要。

2.屏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板书

板书过程往往是老师思维过程的再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若这个过程也用屏幕来替代,就无法展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学的效益就大打折扣了。

3.培训师资与联合协作相结合,大量制作适用的多媒体课件

由于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较低,许多物理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对计算机的操作及课件制作都比较陌生,加之课件的内容几乎就是现行教科书的翻版,从内容到例题,与教材相差无几,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这种看上去比较新颖,其实实用功效十分有限。因此培训师资及联合协作,大量制作适用的多媒体课件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郭绍青著.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

[3]章剑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1.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32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