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 许 会摘 要: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作者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构建;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74-001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抱怨:“这个问题我都讲了三遍五遍七遍了,还有人不会,太笨了!这样的学生怎么教?”且不说学生笨不笨,我们来评价一下这位老师,一个讲了许多遍都教不会学生的老师,他的教学方法肯定也好不到哪里。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与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相去甚远。那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
一、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低效的课堂往往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老师的附属地位,老师是课堂的主角,一个人在那讲,在那演,学生是配角,是观众。而高效课堂要求还地位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去自学,去讨论,去感悟,去发言,去表演。当然老师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比如:基础内容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内容让学生集体讨论学,难点、热点问题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这样,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二、构建一个情感感悟、体验,富有情感美的课堂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道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不是缺少思想、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是缺少发现,缺少挖掘,缺少提炼。思想品德教师,时时要有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眼睛,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构建一个情感感悟、体验、富有情感美的课堂。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课堂充满情感,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烘托一定的气氛,选取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去感悟,去体验。让他们和材料中的人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愤怒,一起痛恨,这样,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很容易达到了。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堂好课一定是充满感悟、体验、富有情感的课,这样的课堂也才能是高效的。
三、构建一个精心预设、多元生成的课堂
我们老师上课前,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再到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设计好,有了多媒体以后,把它制作成课件更好。也可以说,高效课堂是精心预设的。但仅仅达到预设的目标是不够的。知识是活的,学生是活的,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学生不可能只学习书本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有可能会发现许多新问题,有许多疑问要问。这就要求老师及时加以解决,生成新的东西。那么,老师在设计时,要拓展,要加深,要搜集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教学上才能有所创新。
四、构建一个睿智选择、真理辨析的课堂
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个好老师,作为一个高效课堂,必须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明辨是非,做出正确选择。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争论性的话题、观点让学生去辩论,通过辩论,碰撞出心灵的火花,引起大家的共鸣。比如:在地震中,有的人为了救别人,自己却牺牲了,这样做,值不值得?讨论的结果不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这样做,但要告诉同学们这样的人品德是高尚的,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样就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最后,在课改的今天,想适应课改要求,还必须改变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树立新的教学观,从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入手,调适教学行为,拓宽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