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布置和批改中的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作者: 肖燕华摘 要:作业按难度分级,学生按程度分类,批改和辅导因人而异,帮助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得到最好发展,尽可能提高成绩。
关键词:作业布置; 批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86-001
教师给学生布置和批改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然而学生之间由于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学习起点各不相同,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水平和程度。那是否可以改进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方法,从而达到分类推进、提优补差的目的呢?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采用了如下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方法:作业按难度分级,学生按程度分类,批改和辅导因人而异,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确定各自的学习目标,把握住学习的推进速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地得到最好的发展,尤其是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受益更多,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谈谈这个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是分组
1.根据每个学生几次测验(或作业)成绩的平均值排出他们在班级中的位值。
2.在这个名次中确定一个中间学生。
3.以这个学生为准,往前和往后排出约20名学生(以每班50名学生计算),把他们划为一组,即中等水平的B组,高于B组的前15名属于优秀水平的A组,低于B组的后15名属于较低的C组。以后再根据他们的测验成绩来调整组别,
或升或降,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心。
二是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每一学科的作业按内容可以分为单一机械练习和综合多变的练习两种:前者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者的内容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给三组学生布置的作业难度不同,例如,我给C组学生的作业以单一机械的练习为主,偶而也从综合多变的练习中选出一些比较容易的布置给他们;给B组学生的作业主要从单一机械练习和综合多变的练习中选一些中等难度的;给A组学生的作业以综合多变的练习为主,偶尔也从单一机械的练习中选出一些比较难的布置给他们。三组学生也可以同时接受同一难度的的作业,但批改时则把精力集中在C组学生的作业上。
批改C组学生的作业,除了指出错误所在外,还对错误作周详的分析,并指出改正的方法;对B组学生的作业,也指出错误所在,但要学生自己去分析和改正;对A组学生的作业,如有错误则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只告诉他们作业有错或有几处错误,然后要求他们自己去分析和改正错误。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主要通过面批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做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谈话和提问,当面指出和分析学生的错误,了解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和在基础知识方面有那些缺漏,进行个别辅导;第二个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心理品质、思想品德的培养,因为一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心理素养和道德素养两个方面,而培养和创造个体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例如,在个别辅导学生时我常常启发他们寻找学习成功和失败的自我归因,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目标;第三个目的是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学生有学习和亲师的倾向,但这一切非常脆弱,容易打碎。在对学生进行直接的、个别的、面对面的批改和辅导作业时,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深入的感情交流。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凭自己的教学艺术去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和亲师倾向,使学生知而学、好而学,最后达到乐而学的境界,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
三组学生中,我给C组学生布置作业的次数最多,所以他们得到面批和个别辅导的机会也最多。对他们的辅导主要集中在对他们进行学科知识的补漏补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上。具体做法是:
1.帮助他们建立作业错误登记本和知识缺漏卡,及时给他们补差补缺,逐步使他们所学知识具体化和系统化,强化他们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2.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追踪分析和纠正,即根据作业中的错误,及时给他们出一两个针对性练习,再一次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追踪分析和纠正,可以使学生把当前的知识与以前学到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类化,并形成发散性思维定势,为他们今后解决同类问题实现正迁移。
3.向他们介绍一些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以及我自己学习生物的经验,来感染他们、影响他们,增强他们学好生物的信心。
4.每次作业批改后都要加上评语,对当前的学习水平作出评定,让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强化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尊感,安定他们的学习情绪。
5.向他们推荐一些有趣的生物科普书籍,诱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我对A组和B组学生基本上也采取上述的方法,只是在辅导的难度和量度上提出要求的层次上稍高一点。
经过近两年的试验,由于作业分类布置,批改因人而异,在教学和辅导中可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能力强、反应快的学生与能力弱、反应慢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上述方法一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尤其是中下等学生受益匪浅,因为他们能够得到教师个别的、直接的、面对面的辅导,他们主体人格得到了尊重,失败者的心态逐步消除,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高。
这个方法讲究教学效益,强调师生的有效劳动,学生做作业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教师批改因人而异、有所侧重,从而大大减少了师生各自所做的无用功。
运用这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使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过程——学习过程和交往过程——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学这个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居于决定地位的主体,谁赢得学生,谁就赢得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