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根源 对症下药
作者: 洪国明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出错种类繁多,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错误; 归因及防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23-001
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十分有益。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
1.概念、法则模糊不清
任何数学规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之上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对一些概念、法则往往不能及时、准确、清晰地掌握,致使计算出现错误。例如:部分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后,在计算时常与小数加法法则混淆,导致计算大面积出错。
2.基本口算不过关
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则运算,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的口算题加以解决。例如:计算123×45,其实质是由6次一位数乘一位数和4次一位数加一位数共10次口算构成。口算不熟,会导致计算缓慢,所有口算中,只要有一次错误,计算结果也必然错误。
3.感知不确切、不完整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他们往往只注意一些表面的孤立现象,看不出事物间的联系和特点,在头脑中缺乏感知的整体性。尤其是低段学生。如相似的数、运算符号、图形等没看清就写,把6写成9,5写成8,1.243写成1.234,“×”抄成“+”,“÷”抄成“-”等;抬头看一眼,低头抄一字,抄这题的前半截,下一题的后半截,头尾不符。
4.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他们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5.短暂记忆较弱
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短暂记忆(包括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较弱。计算时,经常要用到短暂记忆。有些学生短暂记忆较弱,不能准确提取储存信息,造成计算错误。再如,学生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忘加和漏减1的错误,也与中间得数的存储和回忆不完整有关。
当然,上述各种原因并非孤立存在,他们相互交错,互相影响。不管是因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加以预防与纠正。
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预防与纠正
1.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训练应日常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口算教学,还要重视训练量的累积。即使到中、高年级也要经常安排适当的口算练习。在训练过程中,重质轻量。忌单一机械式训练,不断改变口算呈现风貌和内容。
2.重视运算法则教学
教师要讲清与运算有关的概念,使学生概念清晰、准确。教师要突出运算法则的建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建构运算法则,从而加深理解,准确明白算理,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此外,在学生刚学过法则后,应要求他们充分展开法则进行运算。还应适当地将易混淆的法则对比呈现,强化巩固。
3.重视首次感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首次感知的材料准确、生动、鲜明,对于记忆的保持和再现的清晰程度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学新法则时,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法则的建立、算理的探究,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动手、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多种渠道协同进行,以达到强化信息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如强调进位、退位、小数点等,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正确、鲜明的印象,减少错误的发生。
4.加强对比辨析
学生的计算错误,很多是由于新旧知识混淆而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容易产生感知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指导他们把相似的法则、算式进行辨析,使新旧知识精确分化,并通过适当的练习予以强化。如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法则;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的顺序;整数减带分数和带分数减整数等。
5.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各种学习方式中,以当堂做作业、当堂知道正确与否、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最佳。因此,及时进行反馈和强化,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是很有帮助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讲精练,当堂巩固。
6.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必须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课堂练习与家庭作业是心理素质的主训练场。另外,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训练内容。如训练对多位数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如:听老师说一个多位数,让学生正确地重述出来或写下来;把写有易混数字同时出现,根据教师要求,让学生很快找出来;对口令、接力算等,以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及短暂记忆的心理素质。此外,还要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加强思想教育,明确计算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端正作业态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等。
总之,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