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井陉拉花的舞蹈特征及教学意义

作者: 关 姗

摘 要:井陉拉花是河北省三大秧歌之一,数百年来一直以其雄浑粗犷、刚健有力的舞风而广为流传。通过论述这种民间舞的舞蹈文化特征及动态表现形式,进一步分析了它的教学意义和此舞种存在价值,并据此提出了将其引入“学院派”民间舞教材的设想,期望能够为丰富我们的民间舞课堂内容提供一点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井陉拉花; 舞蹈特征; 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56-001

一、井陉拉花的历史文化

井陉拉花是河北省著名的民间舞,她舞姿优美、气势恢宏、风格独具,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形成和流传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井陉县境内的民间舞蹈,是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

在井陉县拉花共有两个版本;一是说拉花是运输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二是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所以,拉花中就出现了很多脚下有力的向前迈步和后退的动作。还有人认为:井陉山路崎岖,人们行走不便,古代女人多小脚,出走需男人搀扶,而女性雅称是“花”,这样形成的民间舞蹈就称为“拉花”。新中国成立以来,井陉拉花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继承、改革和发展,曾引起了贾作光、赵宛花、资华筠等著名舞蹈家们的热切关注,多次亲临井陉指导,使古老的拉花艺术英姿焕发,在全国舞蹈大赛中频频折桂。

二、井陉拉花的舞蹈特征

1.拉花的动态特征

“拉花”形成的河北省井陉县,是一个地理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在当地“开门见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环境里,爬坡必须迈步同时高抬腿,身体前俯,下坡则是双膝处于紧张状态,身体稍仰,因而男性的舞步为“起要屈,踩要稳”,女性的舞步为“进要弓,腿要丁,脚要撇”,屈膝是贯穿于动作的始终,即使是伸膝也是短暂的每做一个动作主力腿皆随着动律起伏蹬山、山坡路滑似艺人说“迈步不过半块砖”,后腿多以丁字步,促成了侧腰,进俯退仰的舞姿。

2.拉花的表演形式

“拉花”的表演不受场地限制,既可在街头、场院演出,也可登台献技。表演时间可长可短,整体以群舞形式为主,从表演形式上看“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所谓“跷子拉花”即扮演女主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地拉花”顾名思义是地上舞的“拉花”。

3.拉花的音乐特征

“拉花”的音乐演奏起来古朴典雅,优美动听,那抑扬顿挫的音调抒发了舞蹈刚劲、沉稳、豪放的情怀,造成声容兼备,在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4.拉花的道具

“拉花”的道具共有九种,如彩绢、彩扇、包袱、伞、鞭、太平板、花瓶、货郎鼓、货郎架等。

三、井陉拉花的教学意义

1.民间舞课堂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汉族民间舞种类繁多,但被挖掘出来的,并广为流传的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各具特色的地方舞蹈都有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就现在的民间舞课堂而言,仍仅限于汉族的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就民间舞整体事业发展来说,我们不能再停留在现在所学的这些舞种上。因为目前的教材舞种构成的模式上,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格式化”的模式不利于推动民间舞的发展,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持续输入,我们就只能原地踏步,学生接触的知识面也会过于狭窄。现在的民间舞课堂应当既“传承”又“创新”。

2.井陉拉花的教学意义

作为每一个学习民族民间舞的人,都有责任把各个地方的舞蹈传承下来,也需要更多的新元素来丰富人们的知识面。在这,我特别要提到井陉的“拉花”,这是因为井陉“拉花”的动作和

气息上的运用能充分代表这个舞种的“根性”。民间艺术的生命在继承中有所发展,我们的民间舞课堂里需要“拉花”来丰富我们的学习内容,它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和表演性。

再者,比如云南花灯是非常具有南方风格的柔美舞蹈,而东北秧歌又是泼辣、哏劲十足的舞蹈。相比较而言井陉拉花,刚柔并济,深沉、内涵、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比较偏向于武术。拉花既区别于南方的柔美舞蹈,也区别于北方秧歌的泼辣,她独具的特色给观众留下难忘的美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井陉拉花引入现今的民间舞课堂是非常有益的。在21世纪里,中国民间舞还需要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需要继续发展壮大。如果井陉拉花这套课堂的体系推出并在课堂加以实践的话,我认为会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无论从她的价值性、传承性、创新性,对学生们来讲也是一次开阔视野的好机会。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充满生机的艺术之花,她来自大山,来自泥土,有过曲折的生长过程,经过残酷的岁月风雨,一旦饱饮阳光雨露,她便会更加枝荣叶茂、绽吐花蕊,为田野增色,为大地添香。现在的井陉拉花正以自己独特的舞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春井.井陉民间艺术集萃,井陉县文化馆

[2]刘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

[3]资华筠,王宁,资民筠.舞蹈生态学丛论,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

[4]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