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

作者: 蔡 洁 袁凯娟

摘 要:音乐教育是妥善管理自我情绪的一个重要手段。情商包括自我激励,即自己对自己的激发鼓励,要不断给自己定目标,并且在低谷状态时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这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音乐; 情感; 发展; 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55-001

音乐,美妙神奇而又令人不可思议的艺术,音乐与人类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情感是音乐独特的表达方式,音乐又能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最完美表现和激发人的情感,不同的内心感受,不同的情绪特征,音乐亦能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加以表达。因此,对于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谈到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我想,对音乐与情感之间有重要联系这一点,大家都是不会否认的,音乐与情感之间有着如此重要的联系,那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之间到底有什么重要联系呢?

“音乐是情感的宣泄或展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游走于我们的生活,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是必要的。情感教育,是世界教育的一种趋势,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成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而我们的音乐教育,和这三点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一、音乐教育能使人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绪

情商,简称EQ(Emotion quotient),意思为情绪智慧的智商,是除智商外的成功因素之一,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为人的涵养和性格因素。情商包括妥善管理情绪。情绪的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如何自我安慰,如何摆脱焦虑、灰暗和不安。这方面能力匮乏的人常常会情绪低落,掌握自如的人则很快能走出情绪的低潮,重新出发。

音乐教育是妥善管理自我情绪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音乐教育可以用作品的音乐旋律调动听者的情绪,形成一种情绪场,使置身于其中的人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一种涵义,进入另一种情绪状态。因此,当人们听到同一首乐曲时,对音乐所传达的内涵会产生差异,唤起不同的情感共鸣,使得积压在心底的情绪在瞬间得到释放。一个人无论是集中注意力还是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点是绝对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妥善管理和自制能力。演唱演奏也需要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因为在演唱或演奏中会涉及很多强弱或收放的处理。

二、音乐教育能使人自我激励

情商包括自我激励,即自己对自己的激发鼓励,要不断给自己定目标,并且在低谷状态时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这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除了在读书中获得养分外,音乐同样可以激励引导人登上人生的顶峰。

从音乐史中不难看出,许多音乐家都有着坎坷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通过音乐却表达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晚年生活的潦倒,经济的拮据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相反,最后十年,他创作了更加成熟的优秀作品,如《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弦乐小夜曲》等。还有上文介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自我激励的精神,花费近四年的时间创作了他一生艺术的结晶第九交响曲,即《d小调“合唱”交响曲》,一部宏伟、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作品。同时,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使我们内心聚集一股强大的力量去面对挑战,拼搏奋斗,并且感受人生的真谛。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作品中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和声等种种表现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暗示和影响,当学生处于低谷的情绪状态或缺乏斗志时,使其内心产生震撼,并激励他们不断前进。

三、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个体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前进的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对艺术教育对智能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音乐教育培养人的思想道德,这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条件。我们都知道,音乐教育通过音乐音响作用于人的情感,能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这种思想境界,是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公而忘私、乐于奉献、敢于开拓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在这一点上,音乐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和情感教育,正因为他们之间有着这么多复杂的联系,所以音乐教育才成为情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要首先明确音乐教育的核心“以情感人,以美动人”,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为祖国培养心理健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 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

[2]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3]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