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语文教师写作能力的有效路径
作者: 张海林摘 要:我曾看过这样的报道,说哈佛大学要求学生三种必备能力,写作位列第一。写作为何如此重要呢?因为“形成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思维获得激越、思想获得升华和智慧获得增进的最有效过程。” 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当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师;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75-001
肖川教授认为,“能写好文章的人,教学也一定不会糟糕。因为一篇文章的要素与一节课的要素是十分类似在的,一个人的能力在这两者之间是极容易迁移的。”可见,语文教师的写作素质与其教学实践关系密切。当今中学语文教学领域著名教育大师如魏书生、李镇西等,他们都拥有较硬的写作基本功,他们正是凭借这一点,一步步登上名师的巅峰。而且他们的成功也证明了写作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的非常有效路径。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写在课堂”,写下水作文
叶圣陶先生对此曾有精辟论述:“教师善读善写,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可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顾之川先生强调说:“没有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就会对症下药。”语文教师要亲身实践,种好作文的“试验田”,解决好“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作文难题。争取将“苗床”经验成功移植到学生作文的“大田”里。教师下水,既可以彰显教师个性魅力,又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亲、可信、可交流的“先闻道”的形象。这样,指导学生作文,引之能入,导之能出,切中肯綮。既可以示之以例,又能晓之以情,自然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扎扎实实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老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每一次的教学目标更能够在教学中实施。在安排必修一第一模块“你的生活很重要”写作教学时,我写作了《娘的头巾》一文。因为我们学校实行全封闭的管理模式,每个周末总会有大量的家长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我经常观察每一位家长,其中一位经常头戴头巾衣着简陋的母亲引起我的注意,她行动略显迟缓,好象有一点自卑,她总是在宿舍的角落塞给她的孩子一包东西。她的孩子总是说一声“娘,你走吧。”就匆忙的离开了。我看出这是一位来自贫穷家庭的学生在躲避同学的眼光。通过这篇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不要漠视自己的生活体验。
二、学而不思则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深刻的反思,经常写课堂教学札记
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情境化特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文化的创造者,都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课程资源,捕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值得回味的细节,尤其是当学情发生变化,教学的预设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的实施时,这就需要我们写点教学札记。撰写教学札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了刘杰老师《浅谈写教学札记的几个误区》让我获益非浅,我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模式写作课堂教学札记。“表”即在课堂上突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课堂上那些迸发着学生智慧火花的片断,授课过程中冒出的灵感或教学机智,开展“双边”活动取得意外的成功等;“里”即尽量上升到教学科学理论的高度。课堂教学札记记录的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是自己切身的感受。同时要围绕满足学生需求,分享学生的感受,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处于一个具体的、动态的、可以调控的系统中,使自己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为教学提供借鉴。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拓宽教学思路,使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如作文课堂教学中,当我在读范文《娘的头巾》时,我发现有几名女生眼角湿润,甚至有发出哭泣声。我在写课堂教学札记时写到:惟有感动你自己,才能让读者感动。
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写点听课札记,撷取教学中有启发的点滴见解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与学生频繁的进行输入与输出的交流。教师听课,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随着课堂上讲练紧张的活动,往往来不及对一些问题深入思考,如果听完课后,不坐下来静思回味,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就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别人的疏漏与失误也不会引起自己的足够重视。写听课札记贵在及时,这是因为刚听完课,教学的每个细节还历历在目,听课中感想的火花还没有完全消逝,余温尚存,回忆捕捉起来比较容易,相反,事过境迁,只残留下模糊的印象。写听课札记没必要面面俱到,要注意在细节中发现闪光点,在细节中发现问题,特别是那些曾令我们心动或有异样感觉的场景片段。在一次区教学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在讲授《黄花冈烈士事略序》中文化常识“干支”时,请学生回答十二地支中“亥”对应十二生肖中什么,对学生表扬到:恭喜你,猪答对了。课堂引发一阵哄笑。我由此撰写了《课堂笑声背后的思考》,明确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力求准确清晰,绝不能玩噱头,哗众取宠。
西方大哲学家迪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让我们“爱在课堂”、“写在课堂”,把思考转化为文字,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笔耕不辍。追求“言语人生”,请相信,它不会让耕耘的人失望,更不会让勤于播种的人收获莠草。通过写作这个环节来促进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减少一些盲目奔波之苦,在相同的时间内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