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作者: 唐凤兵摘 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它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与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40-001
回望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在感受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扑面而来的喜人成果的同时,也发现,在我们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确实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一种理性的、现实的、智慧的眼光进行反思。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到底要我们改变什么?这个问题已不新鲜,很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论述。然而,我认为体育新课改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改问题”,在“改”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谁最需要体育新课改,体育新课改到底为了谁?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改来改去,也许还是在原地绕圈子,甚至与课改的真正目标背道而驰。现在,我仅就目前课改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到底谁关注谁
新课改一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是学生的主体如何体现,似乎各有各的看法。我曾观摩过一些标榜新课改的示范课,表面上在这些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很丰富,有合作,有研究,也有探索,然而,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教师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到底是老师自认为是重要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想知道的、感兴趣的问题。以往,老师设计好问题牵着学生走的本质并没有变,只是形式换了一下而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关心的问题、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去解决自己产生的疑问,而非让学生解决老师设计好的问题。
所以,新课改首先要改变的不是上课的形式,而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不应该是学生围着老师转,而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引下主动地探索自己在学习和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我想,这样的问题,才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二、谁需要合作探究
很多体育老师上课为了体现自己的新课改的精神而设计出几次合作探索的问题,导演出几幕合作探索的活动。然而,这种合作真有必要吗?有的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也需要合作探讨吗?还有的问题是知识性的问题(如一些新兴运动项目),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但是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料的限制下学生的探究根本无法展开。如果说这样的合作与探索有什么存在的意义的话,那就是这样的合作与探索是老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而刻意为之,装装门面而已。这种合作探索只是老师所需要的,而非学生所需要的,甚至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当遇到学生的确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讨才有价值。愿更多的合作与探究能够名副其实。
三、多媒体,真的需要吗
观摩过许多新课改的教研课,极少看到上课不用多媒体的,把电视、电脑搬到操场。但是,真的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吗?这就很难说了。有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讲健康知识,这时,多媒体就显示了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然而,更多的情况下,上课老师使用多媒体仅仅为了展示“新课改的精神”。有的老师甚至把大量的动作练习用多媒体来展示,学生看了半天也不知所云,又不能自由练习体会,这样的多媒体的使用价值何在?难道使用了价格昂贵的多媒体便是新课改?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经济状况,很多地区连老师的工资都难以兑现,连最起码的体育器材都难以备齐,难道他们就不能进行课改了?多媒体的确是好,然而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只有当确实需要时,多媒体才能真正地体现它的价值。
现在,新课改之风刮遍大江南北,许多学校的体育课改活动正搞得轰轰烈烈。但是,我认为,体育新课改不是一种活动,更不是一种运动,说到底,是一种需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需要,是学生创新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新课改时,如果多想想“体育课改到底是谁的需要,到底需要什么”,也许体育课改之路会走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