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注重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作者: 车爱侠摘 要: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学好英语,不想取得好成绩。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不好英语,考试不及格,长此以往就形成所谓的学困生。虽然我们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尖子生,但我们在教学中应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困生; 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49-001
如何挖掘学困生的最大潜力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理解并尊重学困生,你会发现学困生其实并不差。
对于如何注意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尝试,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感情上接近学困生,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首先要尊重学困生。学生的自尊心需要培养,学困生的自尊心更需要培养。如果一个学生知道不好意思,知道羞愧,那他还是有救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方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或自尊心,使他们仅有的一点自尊在你面前荡然无存的话,那你的教育、教学将陷入困境。看来尊重和理解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尊重并理解学困生,就有可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初步的信任,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三(3)班是我刚接手的一个班,班上有个史同学是个全校有名的学困生,上课捣乱、不服管教,已经到了初三,但对英语几乎一窍不通,我给他们上第一节课时,曾提出过“怎么才能学好英语?”这么一个问题,史同学答:“多背单词”。话音一落,学生就哄堂大笑,笑声中含有嘲笑和看不起,这时我及时制止,“笑什么呢?有什么好笑的呢?史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请大家尊重每位同学,史同学虽然目前英语成绩不好,但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如何学好英语。”此后他收敛了很多,在英语课堂上很少影响其他同学,稳定了英语课堂。
再者要熟悉学困生。我在和学困生的接触中,十分注意观察学困生,熟悉并了解学困生,进而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三(3)班的田同学,心理较阴暗,思想意识较坏,但他毕竟是个孩子,可塑性很强。开学几周后,我感到他接受知识较快,学习语言很有天分,但每次提问他,他要么说不会,要么就瞎说,和他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有一次我让他到黑板上默十个单词,他只写出两个,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平时在默写本上,他默写得非常好。我感到很奇怪,但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很平静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终于了解了他的心理。在他的心中他是一个“坏”学生,他“不愿”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怕别人笑话他,说他的风凉话。这种学生大都有一种叛逆心理,他们会认为好学生是乖宝宝,没出息。他们甚至喜欢反面表现自己,很少正面表现自己。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认识到这点以后,我就很少把他突出出来。但在集体订正答案时,他的声音总是会清晰地传到我的耳中,答案准确无误。实际上他在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老师交流,所以老师一定要意会到这一点,并加以引导利用。在学校搞的帮教活动中,我主动和他建立帮教关系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以后的单元测试中,他连续考到了88分和94分的好成绩。
二、用深厚的教育和爱来感召学困生,影响学困生
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关心,好学生如此,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失败的时候,感情上的压抑和创伤更深,常常表现为失去自信心,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因此更需要关心、鼓励和耐心的帮助。人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当老师细腻真挚的情感为学生所体察时,一种和谐的,赏心悦目的情感效应便会作用于学困生的思想转变之中,争取到学困生的信任,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树立其信心。
基础差的学生往往内向,不善言表,谈话吐字不清。学习方法和态度上存在障碍,感情脆弱。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尊重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了解他们学习的喜悦与挫折。三(3)班的周同学,英语基础很差,但作业清晰、整洁,使人赏心悦目。这是他的优点,但这个优点也给他带来了负面影响:追求表面上的东西,不求实质上的进步。常常因为怕错而迟迟动不了笔,并总推说自己不会等老师讲解后再写上答案。了解到这点后,我就鼓励他大胆做不要怕错,做完后回头再改。没有人笑话你,没有人知道你做得好坏。不能自欺欺人,要大胆认识自我。再说你不是不会而是没有深入地分析、思考。他发现老师如此信任他,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就这样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耐心辅导,在英语学习上他也渐渐放开了,成绩慢慢提高了,对老师也更加信任了。
三、对学困生做到公正、平等、无歧视、理解但又不过分迁就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保证教学活动中的公正、平等和无歧视。在英语课的设计提问,回答问题时,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问题,即便是回答不出来时也要耐心等待,或启发帮助,让这个学生感到教师的耐心期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感到平等、公正。
其次,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充分理解由于学习成绩在班里所处的位置,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充分信任学困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挚的态度对待学困生。调动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大他们在课堂上的实践机会。实践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得到满足获得成功感。兴趣也就会不断发展,于是学习也就能不断提高。
最后,学困生由于基础差、习惯差。虽然在老师的关注下会有所进步,但往往会出现反复。此时老师绝不能迁就,更不能忽冷忽热,要继续严格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经过学困生努力可以学会的内容,提出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目标要求。这些要求必须是经过学生努力即可达到的。
总之,在做学困生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困生、了解学困生、厚爱学困生,并平等地对待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学困生的最大潜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