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农业科教节目的娱乐性
作者: 徐 鑫摘 要:农业科教节目担负着传播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生产技能的重任。如何把严肃的科技知识变成人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牢牢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就需要娱乐元素的加盟。本文通过探讨媒介大环境下,农业科教电视节目自身特点及受众心理诉求,提出在创作过程中增加娱乐元素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娱乐性; 受众心理; 媒介环境; 可行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74-001
在我们传统的意识里,科学和大众娱乐似乎是无法联系在一起的。娱乐二字似乎专为文艺节目所独有,而科教节目与观众之间只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但事实上,如果能做到寓教于乐,科学性与娱乐性兼备,电视科教节目就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增强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娱乐性的必要性
1.农业科教节目具有自身特点
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的节目形态,农业科教节目与其他类型的科教节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传播农业科学技术、致富信息、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而作为实用技术的农业科技应用范围广、专业性强,与其它学科联系十分紧密,比如农药配比、动物防疫等都涉及化学、医学、气象等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并且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丰产丰收,关系到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
可是农业节目所针对最主要的受众是农民,而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何改变一成不变的说教形式,把如此专业博杂的农技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让他们不仅看得懂,而且喜欢看,学得会,用得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2.受众心理需求
当今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使人们的娱乐要求和消遣欲望空前膨胀。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都希望电视在提供必要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取一些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在苏南农村受众电视收视目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影视类(娱乐)节目在农村受到很大欢迎,在各类节目中排名第一,可以说,农村受众看电视的主要动机是消遣娱乐。
并且,随着舆论环境的日渐宽松,受众主体意识逐渐抬升,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由过去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这个层面上讲,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增强农业节目的娱乐性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3.媒介环境
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将传播功能定为: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这其中的娱乐功能是指:摆脱工作和现实烦恼的娱乐,附带起着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同时施拉姆还认为:最有价值的是传播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与游戏相当的功能。可见,“娱乐”是电视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并且,随着电视频道和节目资源的极大丰富,频道之间、节目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收视率成为评价节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吸引受众,科教电视节目娱乐化便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二、增强农业科教节目娱乐性可行性策略
农业科教节目只是一种节目类型,而不是农业技术本身,我们的目的是做出既严谨又好看的节目来。用娱乐的手法包装农科节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1.选题上
题好一半功,一期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与选题有很大关系。当前,有不少观众反映农业节目“内容单一,信息量少,很多节目根本不关心农民的实际困难,纸上谈兵。”看来,农科节目还需要多作些“实打实”的文章,少玩些“空对空”的炒作。必须切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讲求实用性和实效性,贴近生活,这样才能解决他们最迫切的现实需求。有意义、有价值的选题,是农业科教节目创作的前提。
2.策划上
观众爱听故事。科普节目的任务是把科技秘密变成趣味横生的故事。在叙述手法上,科技的“翻译”,要向说书人学习,向小说学习,向小品学习。通过故事、悬念和冲突,甚至可以采用戏剧的创作方法,设置情景剧,让知识在悬念的破解过程中得以不断展现,牵引着观众一起去探秘,满足观众好奇心,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知识,普及农业科技。比如央视7频道《每日农经》最近播出了一期:探秘壁虎养殖,片子一开场并没有直奔主题,去介绍壁虎应该怎么养,而是编排了一幕情景剧:办公室里来了位不速之客:壁虎,把女同事吓到,然后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这壁虎是哪儿来的”“野生的壁虎,人工养殖养的活吗”“养壁虎做什么呀”,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激起观众的兴趣,然后出镜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去探索真相,这种交互式的叙述方式,使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体会到参与节目之中的乐趣,远比平铺直叙效果好得多。
3.表现形式上
农业科教节目要想吸引观众,一是要靠它所宣传的科技知识本身,即内容;二是要靠节目拍摄制作的技巧,即艺术性。一部干巴巴的教科书是很难吸引观众的。作为视觉艺术的电视来说,画面的艺术性尤其重要。④在农业科教片中,我们既可以通过实拍,也可以运用动画、表格、情景再现、特技、音效等多种表现手段,使原本抽象的科技知识更加直观生动、通俗易懂,而且这些精美的画面效果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可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观众朋友更乐于接受。
三、必须要注意
但是必须看到,虽然我们主张增强农业节目的娱乐性,但是它的科学性还是第一位的,科学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是必须坚守的。娱乐只是形式,娱乐元素的加入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和表现主题。如果休闲娱乐成分过度发挥,会对科教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农业节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参考资料:
[1]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02年12月第1版,P118-128
[2]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百科网
[3]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P140
[4]赵晓春.农业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P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