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域下的语文教师素养

作者: 王 历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时语文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和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教育素养和人格素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和谐社会;语文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019-001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谐校园的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语文教师的素养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个民族的素养,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方式都要进行新的调整和变革,在这种调整和变革中,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教育素养和人格素养。

一、语文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是包括知识的深度、广度、知识的结构、获取管理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的知识水平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突破了学校的围墙,也跨出了教材的边界。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对现有语文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而应当拓展知识视野,加强知识更新。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文课文所涵盖的知识量越来越广泛,除了语文知识本身包含的内容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语文课文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修养,才能提高综合处理语文教材的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展示丰富的知识内涵。另外,互联网的发展,进—步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改变了教育的手段。语文教师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语文教育内容转化为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创造生动的课堂环境。语言的工具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走入社会,贴近生活。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具备驾驭生活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二、语文教师要培育创新精神,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的层次

传统的教育体制是国家制定统一的学科目标、统一的课时计划、统一的语文教材、统一的评价方式,还编定统一的教参教案,规定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语文教育活动是一种指定性的被动性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语文教师循规蹈矩,少有个性可言,更乏创新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提出的新事业,没有创新的人才不行。而教育不创新,教师没有创新能力,就很难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教师的创新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师资队伍的创新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实现有效创新。国家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将为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一纲多本,多本并存,语文教师有了更宽的选择范围,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必将使语文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改革评价方式,开始成为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境界。语文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框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使语文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以思想自由、多样和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

三、语文教师要具备合作意识,培养适合时代的人格素养

在当今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精通所有知识,甚至对本专业的知识都无法完全掌握。语文教师想凭一已之力,独立行为,是无法完成好语文教育的。只有通过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促进语文教师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合作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又最重要的素养。

职业道德、专业文化、教育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都只有靠合作素养来实现、加强和发扬光大。和谐相处是入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品德,相互学习是教师增强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平等交流是教师发展教育能力的很好方式,善于合作是教师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况且,合作、共享、互助、互爱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是人类得以共同进步、健康发展的保证。在—个群体中,合作的行为对于集体和个人目标的实现都是非常必要的。合作体现的是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可以极大的迸发出创新能力、工作热情和知识力量。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语文教师理应是合作互助的楷模,也只有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与同行、与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平等对话,相互合作,才能成为合格的有益的为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工作者。

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让社会建立一种良好健康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要让社会公民成为既具有科学知识又具有健全人格的综合型人才,要让学生具有和谐能力。社会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道德的人,还应当是有创新,能进行科学研究的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素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