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童谣综合实践的途径与运作要点

作者: 范伟东

摘要:新童谣在校园的自发传播,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去关注“童谣”背后反映的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并展开循序渐进而又环环相扣的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童谣;传播;运作要点;快乐童年

中图分类号:1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39—001

新童谣大致是在2003年前后出现在我们校园里的,口口相传在学生中间。仔细分析一下新童谣的内容,有反映厌学的、戏谑的、拜金的、反抗的等,消极的成分比较多,后来又称为“另类”或“灰色”童谣。新童谣是孩子们的文化,实际上是儿童心灵世界的真实反映,是无意识中向父母和老师提供的“儿童情报”。对于这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内在的生活状态的新童谣,我们既要积极应对校园新童谣的发展蔓延,把它引导到健康的方向上来,更要把关注点深入到“童谣”的背后,主动去关心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提供满足他们对文化的健康心理需求。

一、新童谣综合实践的途径

新童谣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有学习童谣、吟诵童谣、展示童谣、创编童谣等环节。我们设计、安排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来落实,使同学们在近似游戏的活动中,快乐地诵读童谣,在游戏体验中被“感化”,从而不知不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1)诵童谣

我们利用午间活动时间指导学生诵读《快乐歌》和《百首经典童谣》等,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在相互的交流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荐童谣

由学生轮流把自己喜欢的童谣写在黑板上,推荐给同学们,让同学们都来诵读。

(3)画童谣

让学生把自己对童谣的独特理解,在美术课上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边上插入童谣。既可欣赏画,又可欣赏文字内容,使童谣和艺术相结合。

(4)书童谣

让有书法特长的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童谣写成书法作品,展览出来供同学们欣赏。

(5)唱童谣

童谣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往往和音乐形影不离。让学生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给童谣配上自己熟悉的曲调,在课余互相传唱,提高学童谣的兴趣。

(6)玩童谣

把童谣和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边运动边念童谣,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7)演童谣

利用班队活动课,以快板等形式或边诵读边加上动作来表现童谣,加深学生对童谣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二、新童谣综合实践的运作要点

新童谣综合实践活动的运作要点如下:

(1)情境策划,引导参与

我们对新童谣综合实践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是一种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童谣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必须精心设计活动情境,抓住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内需和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让绝大多数学生认真专注地投入。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时间学习新童谣、传唱新童谣,将传诵新童谣与“迎奥运”、“八荣八耻”、“文明礼仪伴我行”、“共建和谐新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新童谣书画大赛活动,学生们用美丽的图画来表达童谣的意思。

(2)体验为主,强化感受

因为综合实践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新童谣综合实践使通向学生生命体的渠道得以开通,吸引了学生,在学生的生命体中活起来,运转起来,相互作用起来,它就可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成为活在学生生命中的智慧、知识、品性素质。学生凭借童谣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也就是说新童谣的功能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去“复制”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结论,转化为自己的心智结构。

(3)传播快乐,分享喜悦

新童谣综合实践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情态交流,思想碰撞和个性化的过程。在学校新童谣传播过程中。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和心理积累,这种审美关照与自身的心灵相撞击,激起创作的火花,创作的欲望产生了。于是,一首首虽然稚嫩然而充满童真的童谣就从小朋友手中诞生了。以环保为例,我们在发动学生创作新童谣环保篇之前,把握住一些城市向消费者发出“把丢掉的手帕捡起”的倡议,倡导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这一时机,号召孩子们使用手帕,不仅卫生,而且环保,既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成本,也可为国家节省可观的森林资源。号召孩子们携起手来,一起加入“重拾手帕”的运动中去。

(4)感悟人生,付诸行动

教育实践表明,当个体的思想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便会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也就是说,深刻的情感体验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感悟。如过年过节时,有些同学看到大人们在饭桌上互相劝酒,危害极大。于是,针对“不劝酒”主题开展了童谣创作活动。“喝酒的理由千万条,生命只有这一条!”“新年过节不劝酒,身体健康乐无忧,酒杯来,摇摇手,健康来,点点头。”“借酒消愁愁更愁,还请健康来解愁。”等等。这些孩子们自编自创的童谣开始在社区广泛流传开来。

三、新童谣综合实践的初步成效

五年实践中。学生不仅熟悉了我们推荐的百首经典童谣,还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老师的建议创作了几千首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新童谣。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的就有三百多首。新童谣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新童谣综合实践活动更是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唤醒和鼓舞孩子们的道德自觉,焕发出了惊人的道德力量,培养了学生“主动远离灰色童谣,抵制黑色童谣,传播快乐童谣”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了孩子们的自我内化、自我约束,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可以说,我校的新童谣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丰盈童年生活,延展童年内涵的目的,已经发展为和着成长脚步、飘着乳香的儿童文化,成为了贴近儿童心灵的文化滋养,成为了伴随学生一生成长的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