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情境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 陈广德摘要: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情境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新课改;情境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66—001
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情境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焦虑,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操作,即通过教师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下面就将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具体作法小结如下:
一、创设人际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发扬学问中的自由和组织管理上的民主(如在分组教学中大胆让小组长自己主持对学习的讨论),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自主地学习。
二、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激趣乐学的关键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仿佛套上了枷锁。因此只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才能活泼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减轻了分数对学生的压力。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建立了分类学习目标。通过注重提问、练习、测查等方式,使各类生均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不布置家庭作业,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所学知识;第三是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创设浓郁的趣味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兴趣之乐
寓教学于游戏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克·福培尔曾说过,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戏。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
四、创设竞争的情境,让学生得到进取之乐
“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回答出来;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看谁最先解答出来;此外还可在每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了进取之乐。
五、利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高涨的情绪,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但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更需要这种良好的情绪。因为数学本身不像语文那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情感的体验,就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又能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例如:在教学《亿级数的读写法》时,可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面有各省市的土地面积。可以根据地图上面积的数字来教学亿级数的读、写法,而且通过地图,学生可了解到中国有这么多个省市,又能直观地对比哪个省市的面积大或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