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文化价值观与地方文献收藏
作者: 李进宅摘要:本文就从简要的概述地方文化价值观与地方文献收藏的涵义,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地方文化价值观;地位文献;内在联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119—001
文化价值观是世界性的当代文化思潮。对于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主要有“文化整体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文化危机论”、“亚洲价值观论”、“单一文化论”六种观点。总的来说,文化价值观是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地方文化价值观是关于该地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观点的概括。地方文献就是反映某一地域、某一阶层或某一部门团体文化现象与文化内涵的文献集成。
地方文献收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文化价值观,地方文化价值观决定了地方收藏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地方文化价值观与地方文献收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阐述地方文化价值观与地方文献收藏的涵义,试图探求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地方文化价值观的涵义
(一)地方文化价值观物质层面
文化物质层面涵义是指一种立体状态的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它的直接表示就是人类劳动的物化产品,并且是特定文化立体表现形态。地方文化价值观物质层面的涵义就是能够反映地方文化特定的物化产品,譬如风格明显的建筑、雕塑、庙宇、民舍、器物等。
(二)地方文化价值观精神层次
文化精神层面涵义是指理性思维、感性情绪及思维工具语言结合的产物。在精神层次方面,其精神内涵居主导地位。地方文化价值观是反映某一地区人们对社会及其周边事物的价值取向,譬如:人们的伦理取向,价值判断准则,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的规范,有强烈契约色彩的法律法规,行为意识、心理特征、审美内涵等等。
(三)地方文化价值观混合层次
文化混合层次涵义主要是指物质与精神文化相结合。地方文化价值观主要是指能够反映地方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等,譬如专门用于记忆、传播文化等文字文化。
地方文化价值观三个层次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系,没有绝对的界限,是一种交叉含混的状态。地方文献就是全面研究反映地方文化现象及内涵的文化产品。
二、地方文献的涵义
(一)传承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语言使用和文字使用的目的是使人类文化成果能够长期存贮与传播。人类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文化成果保存范围愈广,保存质量愈高。地方文献在保存地域文化方面成体系、全面化的鲜明特征。使其他文献族群难以替代。地方文献保存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程度与时间发展呈同步。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愈久,研究力度越大。其作用与价值也就愈大。
(二)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区域现状研究与历史研究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地方文献反映某地区事物特色的区域性、客观记录的事实史料性以及地方文献贯穿某地区的历史性特征,不仅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情况和发展现状,而且也为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素材。
(三)推动地域建设,实现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地方文献、学术及实践工作的进步。可以推动地方文化的进步。长期以来对地方文献研究的不重视,使地方文献研究和建设受到了冲击。地方文献及其工作实践应该紧紧围绕地方建设的诸领域需要,为地方文化创新及进步提供百科全书式的地方资料。
三、地方文化价值观与地方文献收藏的关系探讨
(一)地方文化价值观影响地方文献收藏
地区不同产生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价值观的不同影响着地方文献收藏行为活动。具有民族品味的地方图书馆和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研究本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当地文献收藏原则的不同也反映了当地特色。
(二)地方文献收藏反映地方文化价值观
地方文献记载某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人、物、事的情况及与其结合而产生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财富。鉴别是否为地方文献的唯一依据就是文献本身是否包含有地方文化的特征。地方文献收录应该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地区不同,地方文献的征集计划、收集重点和收集方向也不相同。海南省高校围绕海南地方特色和热带特色建设的独具海南特色的数字资源库群、黑龙江省图书馆建立的地方文献管理体系、包头市图书馆收藏的一张带有“包头”字样的绥西垦业银行的1元纸币以及2007年包头市图书馆出版的包头地方文献丛书之《包头老照片》等,都是地方文献收藏反映地方文化价值观的案例。
地方文化价值观决定着文献收藏的发展和建设方向,地方文献收藏又反映该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文献收藏活动的不同,使得各地区以自己独有的特色进行文献收藏。地方文献收藏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和政治的物质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对本地区文化和习俗的精神层次的继承和发扬。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相推动、共同发展。总之。地方文献反映地方文化,为地方文化的发展研究提供史料;地方文化价值观又反作用于地方文献收藏活动,为其收藏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