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青楼名妓精于昆曲表演原因初探
作者: 唐红芹摘要:明清时期昆曲作为流行的时尚艺术,受到了文人的热情追捧,也成了当时青楼名妓热衷并擅长的技艺之一。本文着力于探讨当时青楼名妓擅演昆曲的原因,指出名妓努力学习、磨砺自己昆曲演出的技艺一方面缘于昆曲在当时的时尚特性,另一方面也缘于妓女本身和昆曲喜好者——文人之间密切交往的关系。
关键词:昆曲演出;妓女;文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13-02
明清时期,随着昆曲在文人之间的广泛流行,妓家唱曲、串戏也变成极其普遍平常的事。所谓“金陵都会之地,南曲靡丽之乡……杂伎名优,献媚争姘……秋笛频吹,春莺乍转……”①。在这些青楼女子中,有一些色艺兼备的高级妓女,她们不仅以容貌、气质、才学出众出名,同时也以擅唱昆曲而闻名,其昆曲表演之精湛,使她们较之一般才艺妓女身价尤高,受到时人的大力追捧。下面的列表的资料可以使我们对当时江南名妓唱演昆曲技艺之精有初步的了解:
列表中所列之人都是当时因拥有精妙的昆曲表演技艺而见载于文人笔记的名妓。从对她们精湛的演唱或演剧技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见其表演昆曲技艺已达到何等高超的地步。
明清时期江南青楼名妓擅长昆曲演唱和串戏是有其特定原因的。
就表层而言,它首先和昆曲在当时的时尚特性有关系。明清时期的昆曲是明代万历以后直至清朝“花部乱弹”占据上风之前的最流行、最受时人青睐的戏曲声腔样式,成为当时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瑶台片玉甲种补录十四》中一位文人的陶醉状可以为证:“余雅好声乐,每闻琵琶筝阮声,便为消魂神舞,故迩来多做北宫,时教慧童,度以弦索,更以萧管叶予诸南词,院本诸曲,一切休却。间有名曲,略谱其一二条,每遇佳时艳节,锦阵花营,美人韵事,则配以靡词。若奇山异水,高衲羽流,感怀吊古,则配以激调,随境写声,随时命曲,管弦竹肉,称宜间作,更以烟霞、花月、酒茗、诗棋衬贴……”②
既然是时尚,还是文人尤爱的时尚,受到青楼高程度的参与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时尚文学艺术与妓女的密切关系可谓源远流长,王书奴先生在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的《中国娼妓史》中曾这样论述:“我看古今最不守旧,随时代风气为转移者,莫如娼妓。时代尚诗,则能诵诗作诗;时代尚词,则能歌词作词;时代尚曲,则能歌曲作曲。”妓女阶层产生之初,本就以为官僚机构表演歌舞为务,学习、掌握时代流行的、士大夫喜好的歌舞艺术乃是其重要职责。由此,如果说各个时代的文人学士是文学艺术风尚的主导者,那么妓女则是坚定的追随者。所以,当昆曲风靡文人士大夫阶层时,名妓们便以“串戏为韵事”。
除了追随时尚之外,明清时期的名妓擅长表演昆曲还与她们频繁与当时的文人学士交往有着密切关系。相比较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明末清初的文人和妓女,尤其是名士和名妓,其交往交流更为深入,更赋有意味。来看下面一组表格③:
以上表格中所列妓女都为当时秦淮名妓,是著名”秦淮八艳”中的六位。从列表的气质才艺栏,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名妓个个才华横溢、学识丰富、艺技杰出,名冠名士阶层。从表中给出的部分与之交往的名士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名妓们当时的往来对象都是当时在政治、文学上负有盛名的文人学士。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工商业繁华,城市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名士缙绅以流连风月、陶情花柳为尚。名妓们高频率与文人名士相处,习之所习,好之所好,逐渐培养了文人的审美品位和情趣爱好,并日益精于此道,写诗作画、吟咏唱曲,无一不备不精,可以说上层妓女的喜好情趣是这些文人名士打造出来的。文人大规模的痴迷昆曲、喜欢园林,名妓们就把自己的居所布置成园林的摸样,并在那里招待自己心仪的文人才子,唱曲给他们听,满足其时尚爱好。
昆曲的显著特点是文人化,里面浸透了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呈现出的是雅致细腻的气质,这种气质可以看作是文人气质在艺术上的映射。能够很好地演绎出昆曲气质的一是文人集团,一是受文人熏陶而具有较高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的高级妓女集团。文人精于此道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是昆曲气质的塑造者和喜爱、欣赏者,这里面本就有着血肉相连的本能情感。而对于当时的名妓而言,她们能传神演绎昆曲并得到文人赞赏、推奖,追其原因本质,乃正如上文所言,她们是文人集团按自己艺术情趣、品位一手打造出来的审美主体和表演主体。何以“南曲中妓,以串戏为韵事”④,这里面有文人的需要,同时也有名妓自身的艺术审美选择。既然妓女们因为亲近文人而审美、情趣文人化了,那她们就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文人风雅、细腻、精致的审美趣味,气质也逐渐文人化,所以在众多的以唱为主的艺术类型中,青睐与自身气质较为接近的昆曲艺术也是正常。和文人一样,她们也在学习、琢磨、表演昆曲的过程中享受了“清赏”与“雅玩”⑤的兴致的舒张。
妓女文人化的气质和品位,使她们更容易理解昆曲的艺术特性、更精准地掌握昆曲精致细雅的精魂,从而更自觉地遵守唱演昆曲所应遵守的规范,并准确传神地在表演层面上演绎昆曲。而表演者的高文化素质、高审美品位和熟练的表演技巧,无疑可以促进和推动表演艺术的发展。就昆曲而言,妓女精湛的表演技艺,不仅促进了昆曲唱、演(尤其是唱)层面的成熟和突出,同时也维护了昆曲最能体现文人艺术品位的精雅、细腻的特性。
参考文献
①见清余怀《板桥杂记》,《香艳丛书》第13册卷3,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本
②见《瑶台片玉甲种补录十四》卷二,《香艳丛书》第9册
③该表格引自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6年
④见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陶庵梦忆·西湖寻梦》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⑤“清赏”与“雅玩”概念引自王宁先生发表在《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的文章《清赏与雅玩—昆曲的文人环境与地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