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自主”之灯

作者: 钱飞燕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入门教学。面对各种个性,各类基础的学生,教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使每一个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关键词:小学英语;入门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022-02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入门教学。面对各种个性,各类基础的学生,教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使每一个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呢?这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和习惯。本文将从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含义,自主学习的策略两方面对这一学习方式进行探讨。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它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实施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也是教育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斯(Barth,1997)指出,在半个世纪前,人们从大学毕业后,大约有70%的知识可以在退休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字缩减为2%。这意味着,当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98%的知识技能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获得,他们必须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工作、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面对浩如烟海的科技知识和不断提高的职业要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共同需求,在终身教育体制确立以后,基础教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在教育的目标上,基础教育将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是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尤其是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活动、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各位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1)强调统一要求,统一步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的因材施教。

(2)颠倒学与教的关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只是听命于教师,很少独立学习。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权,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3)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效率低,就延长教学时间,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学生不懂就强迫学生机械记忆。

(4)偏重知识的学习,忽视技能的训练和智能的培养。

人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是弥补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

二.“自主学习”的策略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学比学习更困难。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教师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存,更在于教学必须教会学习,使学生掌握点金术。那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学习的策略呢,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激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心态

保持积极的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自由宽松的英语课堂可以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只有在最佳情绪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亲其师,信其道。”我尝试着微笑着面对儿童天然智慧的闪光,尝试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获得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儿童的心去体会,重拾久违的纯真。首先,给孩子“自己说话”的自由。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高涨的热情将会有利于支撑自主学习。身处有限的空间,心灵却在高远的飞翔,激情泛起的才智与探索成长的快乐不断喷涌。其次,要构筑平等的对话平台,这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之中,在与教师对话中练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因此我们教师要把自己与学生真正的平等起来,“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让儿童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

2.培养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因而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形成,做读书笔记,课后复习,归纳小结,课外阅读,学会查资料,用词典,发现问题大胆主动与别人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等。学生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作为学生本身,除了要有自信心,有良好的心态积极去学习,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预习可使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为下一步听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预习可分为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如单元预习三步曲:1)找出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先看一下待预习的单元的大标题和第一课的内容。如:译林版小学英语English Book (4) Unit 7,大标题是A Letter。Lesson 19也是围绕着“A letter from Fang Ming”开展的,涉及到人物有Alice andFang Ming。故本单元的主要话题就是“Letter”。2)明确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如句型及词汇等。3)找出本单元的疑难点。在预习时,要做好笔记;并在书上作记号,标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在笔记本上作记录:记录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难点和预习体会等。

(2)课内要敢说

首先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努力在课内解决在预习中的问题,并作好课堂笔记,把教师提供例句、材料等备份下来,以便复习时可以查阅。在运用中,要主动地用英语回答、讨论和提出问题,并注意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活动。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尤其是当教师邀请他们在班上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表演时,他们主动参与更少。俗话说:没有缺点,就不会进步。从缺点中得到知识。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应该注意模仿并主动与教师配合,做一名好演员。不要怕出错,但忌重错。还要整理错题集,进行一次、二次练习。笔者认为:今天不会说,明天会说,是进步;今天说得少,明天说得多,进步更大;别人这样表达,你能那样表达,你就有了创新。只有大胆实践、体会,才能得到巩固提高。

(3)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有效的方法。“运用”是最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的。语言的学习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以巩固和提高。在复习某些词语、句型时,不妨造一个句子、写一段或几小段互相联系的短文,尽量把学过的词组、短语、句子编织在短文中。同学间还可以出话题,进行对话,互相评论。也可以互出易错题,交换答题。这样的用与练是最好的运用和记忆的。

3.改进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和计算机是两大基础学科,也是两大工具学科。计算机应用离不开英语,英语教学也不应该离开计算机的应用,二者的有机整合,可以相辅相成。通过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收集多媒体资料信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

我们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自己制作,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电脑、实物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尽量展示课文的现实场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计算机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也是理想的认知工具。计算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学习动机,可以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双向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之后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例如:《牛津小学英语》3B Shopping一课中,用多媒体把米老鼠到蓝猫商店购物的情景制成动画,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生活中的英语。当学生通过操练,建构了语言结构知识后,再给学生提供几组不同的购物情境,要求学生应用课文对话自由购物,在鼠标的点击下,陈列的商品被一一买走。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Learning is very interesting.

(3)提供全方位的训练

众所周知,通过比较单一的视觉或听觉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是很容易被遗忘的。然而,我们通过看电视、看电影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就不那么容易遗忘了,这是因为电视、电影综合利用了视觉和听觉的作用。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学会游泳为什么会长久不忘呢?那是因为我们在学习骑自行车、学习游泳的时候,首先是听“老师”讲明要领,再看“老师”做示范动作,最后自己又进行一些反复地实践,才学会的。这种通过听觉、视觉和运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是持久的。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图、文、声于一体的特点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英语教学过程应用计算机手段,使学生参与计算机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最终归结为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参考文献

珍尼特·沃斯. 《学习的革命》.《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2004年.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