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作者: 郭 旭

摘要:科学精神的实质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教育中科学与人文并重,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信息文化由于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体现了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特点,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变化中随时发掘其人文内涵,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39-01

科学精神的实质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技术性的内容,很少去关注其人文内涵,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辅相承、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目标,深厚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是学生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保障,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正确导向,是一个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养。教育中科学与人文并重,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信息文化由于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体现了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特点,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变化中随时发掘其人文内涵,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当体现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内涵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将人文性渗透于技术教育之中。在看来冷冰冰的技术教育中,体现文化的厚重性,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始终渗透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文化熏染,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从文化的视角来讲技术,将技术渗透到文化中,就能引导学生既不脱离技术,又在较高的层面认识技术。

案例一:文本的加工处理与表达。课堂引入时,我先展示了去云南旅游时拍摄的一组图片:在公共场所,指示牌有两种文字标识,除了简体的汉字,还有一种就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我让学生试着翻译照片上的东巴文,整个课堂立即活跃起来,象形文字有着最生动表现力,学生对这优美生动传神的象形文字赞叹不已。我向他们介绍,作为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很少被人知晓,借助专门设计的“电子东巴”软件,东巴文也可以输入计算机,实现数字化,轻易地实现汉文与东巴文之间的转化,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得到传承,学生既了解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又体验到了文字处理技术的重要意义。

二、思考和分析新技术的产生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

新技术的产生,网络的广泛应用,不但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密切关注这种影响和震动,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案例二:博客。博客让每个人都成为了独立的传媒发言人,形成一个庞大的民众性的文化社区。博客的公开性,使得公众与私人空间,个人隐私与新闻的界限在日益模糊。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技术评论》杂志发起的一项博客调查中,近500名的博客有三分之一承认他们因为侵害他人隐私而遇到麻烦。就这一现象,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博客文化?”引导学生在了解基本的“自由、开放、共享”的博客精神后,能够认识到“理性、宽容、责任、沟通”才能建立起文明、大气的博客文化。在向学生介绍新技术时,注意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人生规划的指导

教育作为与人的价值生命相关联的重要实践领域,其原生性目的应该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生活。然而,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疏远了人的实际生活,忘记了学生自主思考、规划人生的需要,这就导致学生忽视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规划。普通高中阶段正是孩子们对人生进行自主设计的关键阶段。对实际生活的疏离,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教育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新的普通高中培养目标首次明确学生应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这是对传统课程远离生活世界弊端的弥补。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职业意识,能对人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自主地进行规划,这同样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关注书本之外、课堂之外、学校之外的丰富的人文世界,去体验、感悟、思考人生的多彩、价值和意义,并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规划人生未来,同样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

信息技术作为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必然有其敏锐的前瞻性和引导性;同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它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作为站立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们必须同时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也不抛弃传统文化的精髓,给学生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滋养。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国教育部

[2] 雷·库兹韦尔:《灵魂机器的时代:当计算机超过人类智能时》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0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