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舍得哲学
作者: 郑大勇 华庆松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也改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把学校体育的功能明确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56-01
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中,学习前苏联的体育理论与实践形成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 “学科中心论”影响犹在。我们现在走出去看一看,依然会发现,在一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项完整的运动分成若干个技术环节进行教学,教学实践紧紧地盯在运动技术的细节的传授上,出现了“用技术教技术”和“为技术教技术”,一叶障目,舍去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之本,而求传授运动技术之末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我们觉得,现在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省思。首先,要擦亮眼睛认清“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意。了解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四性”:①多向性,即丰富的想象能力;②变通性,即能根据问题的不同层面变换思维角度或思维路径的能力;③批判性,即敢于怀疑或批判约定俗成的东西的能力;④直觉性,即自由创造的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者要结合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痛下决心舍弃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
其次,我们绝不可片面的理解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它有三个互相和谐联系共存共生的层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而且人是万物之灵不是机器,这三个层面的素质要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不是像机器零件一样一件件组合一层层叠放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存在的。
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场意义深刻的教育革命,我们必须把许多背负在身上很久的、习惯了的包袱以及很久以来用习惯了的坛坛罐罐统统甩掉,轻装上阵。俗话说得好: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会舍弃才能获得。只有教育思想变革了,教育才能深入持久。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简单地改变学校体育的名称或改革教学授课形式,必须从改革体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入手。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正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由“授技”、“育体”向 “育人”、“育心” 的全面彻底的转变,倡导“以人性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定位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确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不是教给学生单个的、用来组合的单调的运动技术。教学中要能够学会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让学生体验快乐;并在课堂上留有时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求异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新。
具体地说,通过教学内容选材的取舍、教学方法的改善,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着重发展学生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运动方法,认识运动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以篮球教学为例:采用创新教育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动起来,从整体学习开始,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先得到快乐、激情、汗水,然后便自然会得到健康、学到技术、学会技能。就是说先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给学生提供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只要求学生学会打篮球,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先进行运动。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接触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要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比赛方法以及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想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篮球知识,分析篮球技、战术的运用。把学生的积极的身体练习感知和主动思维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接触篮球,又带着探究的心理去思考“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深刻。这样,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过程,不仅是不断认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过程,更是进行创新思维实践的过程。
我们在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展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同时,广泛开展教材教法的舍得活动,但是我们在这里还要反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取舍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即 “拿来主义”,盲目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的做法。自古云:教无定法。教法都是因人因地因时因材而异的。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健康水平、知识技能总是存在差异。如果一味地套用,再好的教法都难免不出现“淮南柑橘,淮北苦枳”。因此,当前的课程改革除了要痛苦的甩掉包袱以外,还要劳其心志,不断进行自我的教育创新,不能坐享其成,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模式。而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需要我们大家都学会在教学中创新和在创新中教学,需要我们大家具有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能力,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舍得之路才会愈走愈宽,愈走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