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策略的探讨
作者: 陈旭敏摘要:作业的批改也应与时俱进,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在批改中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更感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62-01
数学作业是复习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技能、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批改数学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如何通过作业的批改,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其主体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谈谈我在批改数学作业方面的一点体会。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下课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下课做作业。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也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数学作业的批改多采用“全批全改”。这样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作业的“全批全改”好像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平时作业很不错,但考试成绩却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天天作业,全批全改,束缚了学生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在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今天,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呢?我做了以下一点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课本上的练习题,习题上的简单作业可当堂完成。一是使书写不整齐的学生体会到教师批改作业的辛苦。二是通过批改作业,发现错误弄清原因。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明显的问题要统一讲评或个别面批。
4、由课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的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
5、评语点缀,妙笔生花。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怎能吝啬自己的金玉良言呢?以前总是在成绩单上、作文的末尾处看到教师的评语,而数学作业的批改比较单一枯燥,缺乏师生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缺乏激励性,利用评语也可以弥补当前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计评语:
(1)评语点拨,引导纠错。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当有学生出现观察、分析、计算或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教师要就地给予评语,一语道破存在的问题,先用“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在旁边写上适当的评语,比如:“要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思路正确,但此处计算有问题”等等。这种评语可帮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这里,老师的片言只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评语激励,增强信心。“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当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写出前面一部分答案时,应该激励“你一定行的,再想一想就能想出来了!”利用激励性语言,使学困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此外,“你的字写得真漂亮!”、“你好棒啊,这次的练习全对了!”等语言,既让学生信心倍增,又很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
(3)评语启发,拓展思路。对于优等生,在解题正确以后,点拨“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你的方法完全正确,能再简便一点吗?”“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来拓展学生的思路,使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鼓励大胆地去想去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评语促进习惯养成。当学生粗心而计算错误时,教师写上这样的评语:“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哦!”当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而出错时,“题目在向你招手呢,你怎么不理它呀?”当学生字迹潦草时,“人们说一个人写的字是他的第二张脸,你有一张帅气的脸,我想你写的字也会和你一样帅气的。”
通过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既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显然,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是评价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重要评价手段,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课改的脚步。在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备课,同时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地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参与作业批改的主动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长顺,批改作业也应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数学与研究》(中学数学) 1987.10.
[2]乔荣凝,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探讨、设计与实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5.8.
[3]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