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电台区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

作者: 郄立波

摘要:本文介绍在安全用电新时期下,农村配电台区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及如何解决农村安全用电与用电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及其我国农村20年来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对农电安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这种保护方式对农村用电可靠性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配电区;漏电保护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27-01

一、网改前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方式及漏电保护器的使用状况

在80年代初期,全国农村每年触电死亡人数均在4000人左右,当时为了降低农村触电死亡人数,曾大力推广使用漏电保护器。由于当时国民经济状况及农村用电量较少,一般均采用一台配电变压器装一只漏电保护器的总保护和每条分路出线装一只漏电保护器的分路保护。这种农村低压电网的漏电保护方式,持续使用了近20年,为降低农村触电死亡事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保护方式动作频繁,停电范围广影响面大,给农村低压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这样动作频繁就是这种漏电保护方式的最大缺陷,即缺乏漏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

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网改工程中漏电保护所出现的问题在这次网改工程中对原有农网的结构作了大调整,采用“小容量多布点”的供电方式,经济较好的地区0.38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500m左右,这种配电线路将大幅度降低线损,并提高了电压质量。但网改送电后又引起了供电可靠性较以前差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网改的保护方式未作论证带来的越级跳闸,在农网改造中各省要求对低压电网安装分路的首端和末端保护,但对如何实施首末端保护的相互配合、选用何种型号的漏电保护器等未作论证,仍按老的方式实施保护,所以就引起了漏电保护的越级跳闸、停电面积大的严重弊病。

2.网改后低压线路短了,但农户家中的漏电问题依然存在,尽管电网改造采用了“小容量多布点”的配电方式,但各农户家中的用电状况仍维持原状,真正的漏电根子并未根治,因此原来保护器动作多的,网改后仍然要动作,仅仅是原来动作多的可以将其退出运行,而现在则无法退出运行,从而就造成了供电可靠性差。

3.低压配电箱给用电可靠性带来了影响。网改中的低压配电箱工作于露天,在夏天高温时箱体内的温度可达到60℃以上。但箱体中所选用的各种低压电器均是按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设计的,现在它们在超标准环境温度下使用运行,由此引起的误动也是正常的,甚至原来很少跳闸的线路也会增加动作次数,这就给供电可靠性同样带来了影响。

4.漏电保护退出运行的自身条件不复存在。这次农网改造中所选的漏电保护器必须是经过1995年漏电保护器国标安全认证的产品,这种保护器无法退出运行;加上与其配套的交流接触器选用了CJ20型,这种产品的结构设计作了彻底改进,合闸线圈铁芯封闭在内,所以无法将漏电保护退出运行。

三、解决办法

要解决触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农村供电的可靠性的矛盾,农村低压电网的漏电保护方式应脱离原有模式,选用漏电保护具有选择性动作的分级保护。现对农村漏电保护器的保护方式提出探讨意见,仅供同行参考:一般来说,最可靠的方式是在每台配电变压器后面分三级装设漏电保护器。第一级是在每台配电变压器后面装设漏电保护器,以变压器后的全部低压网络作为保护对象。第二级是在每一条主干总出线上装设漏电保护器,保护整条线路上的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第三级是在每台动力设备和每个用户装设漏电保护器保护。在这三级保护中,如果采用第三级保护,即单户保护,动作电流值可以整定得比较低,运行动作灵敏,最能起到防止触电的作用。用电设备的故障能直接反映,寻找故障方便,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用电,是发展方向。但是,在第三级保护前的输电线路,仍需有保护措施。根据目前农村的经济条件和漏电保护器生产供应及质量等情况,第三级保护不宜过急全面推广。但对特别容易发生触电的场所或设备,如落地风扇、小水泵等移动电具,应先推广实施(包括新增用户)。

采用第一级总保护方式,是指要在有后级保护的基础上,只装第一级总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因供电范围广、线路漏电流大、用电设备多,而造成停电机会多,且故障点难找,电工工作量大,用户意见多。采用分级多分路保护,能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率。实现分级分路保护,第三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整定电流值按安全电流的临界值30毫安整定,即可基本满足人体触及带电体的安全要求。

四、为了提高漏电保护器的投运率和动作可靠性,电力企业和广大用户还应做好以下运行管理工作

(1)产权所有者应对漏电保护器建立运行和实验记录。(2)定期检查运行台区变压器中性点与接地体的连接是否可靠,接触是否良好,接地体电阻是否合格。(3)电网的零线不得重复接地。运行台区内有保护接零的要拆除,改为保护接地。及时改正新投运楼房中零线与保护线位置装错的用户。(4)定期修剪接近架空线路的树枝,清除可能被风刮起造成架空线路接地的电视天线杆的拉线及其它导体物。(5)保护器安装接线应正确,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最大值应符合规程要求,应按试验项目要求做好投运试验。(6)保护器动作后,应立即查找动作原因,如无异常情况可试送一次。试送后再跳闸,就必须找到故障点,处理好后才能送电。不得私自拆除保护器或使保护器晃动。(7)每月至少对保护器检查接地并试跳1次,用电高峰或雷雨季节还应作不定期检查和试跳。(8)及时报告检查和试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并更换不合格的保护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农村低压电网分级保护所采用的漏电保护器必须是:(1)末端保护具有短路、过载、过压保护的家用漏电断路器。(2)分级保护具有短路、过载以及多等级延时的延时型漏电断路器。到那时,农村中家用电器十分普及、用电量很大,但用电却十分安全,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也很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