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校毕业生求职信制作思路
作者: 杨 怡摘要:求职信是指使用书信格式写的职业申请书,主要目的:一是传达求职的意向,二是激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本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为顺利应聘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求职中掌握了求职信的写作技巧,懂得利用求职信来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是一定会在众多求职信中脱颖而出的。
关键词: 求职信;写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55-01
中国古代有两种求职模式,一是被动等待式的伯乐相马,一种是主动出击式的毛遂自荐。现代社会显然更倾向于第二种求职方式。制作求职信不仅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时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同样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时间和人力,也往往从求职信入手进行比较,筛选,然后才决定面试。所谓的求职信是指使用书信格式写的职业申请书,主要目的:一是传达求职的意向,二是激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本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为顺利应聘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事实上,很多求职信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常常被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随手翻过,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曾说过20秒钟就能判断一份简历是否有看头……这些让很多大学生很困惑,似乎觉得求职信就是一种形式,真的是这样吗?根据中华英才网的一份网上调查,就“人事经理,您对求职信的关注程度如何”这个问题而言,有34%参与调查的人事经理表示非常重视求职信,54%的人事经理表示将求职信作为重要参考,只有11%的人事经理表示不太看重求职信。由此可见,求职信能否吸引招聘者的眼球,是直接关系到择业的成功与否。若在求职中掌握了求职信的写作技巧,懂得利用求职信来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是一定会在众多求职信中脱颖而出的。
首先,求职是一场浩大的战役,需要谨慎周密的备战。亚信行政、人事副总裁认为“求职者在求职时是要把自己“卖”出去,因此要清楚买主的需要,所以求职信应当简洁,信息清楚,针对对方的需要来写……”求职者在制作求职信,前应该对相关用人单位及其招聘的职位进行充分的调查,对竞争对手进行充分的了解。事实也证明,制作求职信仅有熟练驾驭语言文字工夫是不够的,要有针对性,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构思求职信,按招聘职业要求充分、突出地挖掘和展示个人的能力、素质、知识与性格魅力。比如根据应聘职位不同,我们把求职信分为申请管理职位的求职信和申请普通职位的求职信。这两种求职信在写作上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如果应聘的是申请管理职位,那求职信比较侧重自己的专业工作经历和业绩、心得;对应聘岗位的见解、准备和优势等。申请普通职位的求职信,写作重点是专业基础和个人素质。很多应届高校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历,所以一般申请的是普通职位,应该把重点放在学业上,突出学历、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证书,强调理论知识的储备,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潜力。
其次,围绕应聘职位集中展示自己的相关能力,力证自己能干。大学生常常把这部分作为求职信的核心来写,但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夸大其词,缺乏诚信;过分自信或不够自信;追求外表,忽视内容;夸大其词,缺乏诚信;篇幅冗长。
一、夸大其词,缺乏诚信
很多毕业生在求职信中有意虚夸,甚至说谎。但今天用人单位选拔人是把“诚信”放在首位,诚信人才已成为企业家眼中最看好的人才。那些拔高自己, 甚至弄虚作假的高职生, 到头来只能自吞苦果。美国史丹利公司中国地区人事经理说过:“……在求职信中往往把自己说的很好,而见面一谈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写的与实际能力存在很大的出入……”所以在写求职信时, 要善于让事实说话, 比如在信后附上学历、获奖与表彰证书的复印件,用充分的事实来征服用人单位, 来取信于用人单位。
二、追求外表,忽视内容
求职信材料的外观是重要的,它要给人大方得体的印象。如通过装订款式,打印的格式、字体等等,用人单位可以看出一个人做事的认真态度,从而判断他对未来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适当包装求职信, 无可非议,但一些求职者过分追求包装效果,例如不惜以各种配有图案的彩纸装订成册;在求职信中粘贴上各种照片:工作照、生活照、艺术照、校园照等, 甚至把求职信制作成一盘光碟就没有必要了。但真正吸引用人单位的是求职者本人量化了的工作经历和所反映的能力……”方正数码人力资源总监认为:“目前的感觉是应届毕业生比较注意包装自己,并且也比较会包装。他们的简历制作得很漂亮,但这其实并不能加重其被录用的分量”。外在的包装终究要为内容服务,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外在而忽略了对其内容的反复审视与精到的表述。
三、篇幅冗长,结构不合理
求职信要在几分钟内说服、打动招聘者, 没必要长篇大论。用人单位也不会花费更多时间研读求职信。亚信行政、人事副总裁认为:“要非常简短,将最重要的经验写在最前面,最关键的信息要简单清楚……,重要的一条在于,所有的重要信息是在简历阅读的前30秒就可以看到的……”但目前不少求职信长且空,具体地说豆腐帐式——平铺直叙个人的生活经历, 分不清主次轻重;个人小传式——讲述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爱好, 偏离了求职目的;旁敲要挟式——要求用人单位见信后速速回音, 否则本人将同别的单位签约云云, 实则欲速不达, 弄巧成拙;不忍割爱式——将一些同求职无关的材料写进去, 还自我感觉良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求职信只要做了充分的准备,运用一定的技巧,是一定能助求职者在求职道路上一臂之力的。
参考文献:
[1]、张兴华. 应用文结构特点初探[ J] .应用写作, 1996( 8)
[2]、邹家梅. 新编应用文写作[ 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冯 华. 哪些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4)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26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