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学教学 培养科学素养

作者: 吴洪明

摘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教、学、做”合一,一举多得,一箭双雕,改变评价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科学素养;学生主体;核心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09-0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既是国家全面实施国民素质的要求,也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正式将培养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在科学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这对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那么,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观念

现在的科学老师,专职少、兼职多。各级各类(包括校级)教研组织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如:业务培训、示范课、评优课、论文评比、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让广大科学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火花”。

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在这种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老师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只能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老师应从各个方面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使他们的探究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只有老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才能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科学课教学的首位,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任。

二、以探究为核心,“教、学、做合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韦钰院士在引进“法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动手做》”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动手动脑,才能心灵手巧。”因而,科学老师不妨可以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思想贯穿在科学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探究为核心,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

从科学认识过程来看,教师“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科学认识方法。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是用观察法还是用实验法,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是对比实验还是模拟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材料;面对大量的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方法,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他们就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自然科学的现象、秘密,去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三、科学教学要“一举多得,一箭双雕”

在“自然”教学中,刘默耕先生说过,自然教学要“一举多得,一箭双雕”,这句话在现在的“科学”教学中仍然非常适用。通过科学教学,要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有所得。

如教学《固体的热传导》一课,我给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张长条纸紧裹在钢管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烧,学生观察。当学生看到很长时间纸没有烧着,都急着问:“为什么纸烧不着?”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接下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一试,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汇报实验情况时,我允许其他小组组员提问、反驳,结果学生在极浓的探究氛围中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掌握“真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学家”。

四、课内外结合,延伸探究的空间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内。作为科学老师,有必要把学生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向课外延伸。如:养殖、种植、环境考察研究、测量、小发明、小制作、阅读科普读物等活动,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丰富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因而各级教研组织及其领导对科学老师的“评价”不能只看课内——看学生“学科学”“学”得怎么样,更要看课外——看学生“做科学”“做”得怎么样。

五、改变“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成长

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通过成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进而确信自我价值,激发自我效力。所以科学课如何评价?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提出了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比如,察看成长记录、记录与学生谈话、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作业展示等。随着科学课“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的实施,科学老师必定会在自己的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