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情感 培养写作兴趣
作者: 陈艳萍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学会广泛阅读摘抄积累;并且辅之以有效的训练和激励评价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作文的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挖掘;积累;训练;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80-01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无视刚升入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练就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那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作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的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浅显的认识,以供大家参考。
一、挖掘生活 激发情感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瞎编乱造。我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很少干家务,社会实践少,生活单一、枯燥。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因此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同时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去写自己亲身参与的事件。感受其中的滋味。比如:本校开学时的三天队列队形的训练,初一新生的广播体操汇演比赛,新学期的开学典礼等等。写的重点内容就是他们的体悟,让学生把参与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尤其是内心感悟。学生对这样的小练笔是极乐意接受,而且他们写出来的内容很多情况下都会得到你的称赞。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也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二、广泛阅读摘抄积累 激发兴趣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读好的课外书和报纸。为习作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1.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读书笔记,随时记录他所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的感悟老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向学生推荐中学生必读的名著和一些具有鲜明时代性,反映当代中学生写作的文章。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这些文章适合中学生的胃口,读得进去学得来,学生们读后就想自己试一试。
2.让学生做摘抄初中生写日记是一个好习惯,但是他们不会每天都有话说,同时还有程度上的差别,为此,我给学生订了方法:每周至少有一篇日记,其余可以做300字以上的摘抄。这是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的书籍,进行信息的搜索,坚持不懈地进行感性素材的积累,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等到写作文时就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三、写作训练 激励评价
实践证明,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就要求老师辅之以有效的训练和激励评价方法,以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
1.循序渐进训练写作初期的作文写作,教师可以尽量拓宽题目的范围,让作文题目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接轨、与他们的思想碰撞,例如,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老师来写一篇文章。一定还要启发他们回想在与老师的接触中,有没有特别让自己难忘的地方,难忘的事情,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的,还有这位老师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之处等等。这样,学生就能较顺利地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在一定阶段的初期作文训练后,我们就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适时地鼓励学生进行续写作文、想象作文、自拟题目作文等,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2.激励评价交流互进“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学生完成的作文,要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加以评判,进行激励评价,让学生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鼓励、唤醒学生的创造动力,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激发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评判标准。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作文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自己实际操作一番。具体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由同学自己组成几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各自的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其中老师要加入一定的点评,使本次的交流目的更加明确。
3、感受成功在课室开辟一处“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进行展示,力求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好作文都来自我的同学中,我也一样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写出好作文的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样,学生在写稿、追求展示的过程中培养了兴趣,乐于作文,写作也由课内向课外扩展了。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了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
如果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学生,使作文贴近他们的生活,同时采取一些激励学生的措施,作文教学就会走进一个全新的局面。我们要想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不能只限于谋篇布局的讲解,更为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写作成为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