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性思考
作者: 王春红 李 响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校园文化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中,要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全校共同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146-01
“文化”是一外延非常宽泛、内涵歧义丛生的词汇,它是一张“无网之网”。是世界与人生的巨大包容体。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以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为目标的特殊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气氛,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财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即区域文化状态,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培育人、发展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较成功的高校在基础设施、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学术文化、人文精神等校园文化发展的滞后,迫切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市场接轨,高校内在发展形态,促使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现状一,高校师生心态浮躁,人文积淀、人文传承意识趋于弱化,教职员工没有意识到自身对校园文化应负的责任。从中国儒家经典《大学》所宣扬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西方学界韦伯、耶士培等坚持的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无论这些人的表述有哪些差别,但其共同的理念是:科学之外,大学具有人文的积淀与传承功能,大学强调和谐和感情引导人们追求善和美,赋予人类的生产乃至科学活动本身以意义和价值的导向。然而,中国高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广大师生中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人文的积淀与传承意识趋于弱化。现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种消极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校园冲击很大,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不良倾向,亟需加以正确引导。现状三,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状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娱乐性内容多、启迪性内容少。社团名目多但吸引力小,校内活动较多但走出校门进行交流的较少,没有深层地开掘其中的精神文化。把校园文化的主体仅局限于大学生群体,没有建立全员育人的局面。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其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人文精神、学术建设、学风建设、
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推进。对文化主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推进人文教育,促进全体师生发扬传统文化,培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下滑,早有公论。大学校园的浮躁喧哗。校园文化的功利化倾向,究其根本,最重要的恰恰就是当今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校园文化底蕴的稀薄师生价值观的迷茫、文化修养的欠缺、文化根底的肤浅。校园是追求真理、光大学术、推进科学的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换言之,大学不但要有精深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化,还要有人文精神的风骨,人文精神对高校师生的精神世界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加强学术文化。过去的校园文化活动常常局限在传统的文体娱乐性活动,这类活动虽然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但时间一长,往往就成了走过场、图热闹,活动的成效和实际意义不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术活动的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知”与“行”达到最佳统一。在进行一项学术研究时,学生从选题到收集资料、到选择实验材料和运用实验技巧、到制作试验写论文等等,无论哪个过程和环节。都要求学生不断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相应的科研技能,要求学生不断温习和创新。这对培养学生系统“串联”学到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风建设。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累积,缺乏对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的机会和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哪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铺垫。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越来越多地与社会接轨,他们面临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用人单位更多地需求综合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
4、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从事一些创造性的工作。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文化现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这一新时期高校发展中无法推卸的责任。回顾中国高校发展的百年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文化在铸造师生灵魂、形成大学精神、促进大学发展中起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校园文化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中。要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全校共同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