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改进策略
作者: 蔡璐[摘 要] 文章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分析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提出多方面的教学改进策略,涉及问题导向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多元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大单元;小学数学
小学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而大单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传统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本文旨在聚焦核心素养,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进策略,实现学生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作为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内容较为丰富,覆盖了小学数学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大单元教学中,人教版教材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对割裂,即各个知识点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和联系,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较为困难。例如,在某一大单元中,有时会出现一个知识点学习的结束,下一个知识点学习的开始,但两者之间的关联并未明确指出。这种割裂的知识呈现可能会使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逻辑脉络,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全面认知。
第二,人教版教材在大单元教学中缺乏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向的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但是,目前的教材往往以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为主,较少涉及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这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三,人教版教材在大单元教学中可能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数学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教材可能对学习难易程度的把握不够,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学习动力不足。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改进策略
(一)问题导向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例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规律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开始思考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四边形的特征,积极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了辨别正方形的方法。
问题导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一系列探索过程,不断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思维过程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他们不仅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学会在实际情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究一些简单的实例,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启发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具体的例子,然后尝试用图形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学生通过实践,逐步总结出加减分数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趣味,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的乐趣,形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一种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情境式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感知性。例如,在教学“长度的比较”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日常用品的长度,进行大小比较。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感知。情境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情境式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学生可以亲自实践、感受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还帮助他们建立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观察评价、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同时还可以引入自评、互评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通过多元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学调整。
多元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够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中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获得积极的反馈和肯定,从而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动力。通过多元评价,教师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辅导帮助。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学改进策略对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和多元评价等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深度学习,提高数学素养。同时,通过这些策略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相信随着这些教学改进策略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将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