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项目化写作教学策略

作者: 赵永先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写作教学的品质,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实施项目化写作教学,通过以学生为本位,以完成具体项目为目标实施教学,可以提升写作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发展。立足《学写传记》的写作主题,从搭设教学情境、密切联系主题等角度出发,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项目化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项目化;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963(2025)01-0043-02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的讲解,学生参与较少,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这与新时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个性表达的要求明显不符。因此,在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学写传记》的写作教学中,笔者立足初中学生的实际学情,创新教学方法。项目化写作教学主要是指以项目为载体的新型写作教学方式,强调将写作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写作技巧(概述项目化写作具体做法)。项目化写作有力挣脱了以往教法的束缚,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标,可显著强化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使学生获得全面、多元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写作项目的设计要点

立足素养视域开展项目化写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案例,精准把握教学要点,以此指导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学写传记》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人物传记的基本特征与写法有所明晰的认识。了解上述教育背景后,教师进一步把握以下教学要点:第一,真实性。要求学生选择真实的传记描写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社会名人,也可以是身边的普通人。第二,兴趣性。允许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点选择描写对象,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第三,挑战性。项目化写作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可对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构成有力挑战。第四,指导性。在项目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得体地提出要求,但也应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把握好教育的“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

二、核心素养下项目化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一)搭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项目化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布置写作项目任务,学生很难精确找到学习的方向,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出现畏难情绪。因此,基于素养视域,在教学《学写传记》的项目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搭设情境任务,引领学生入“境”、悟情、表意,用向学生提出思考性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有效将学生的学习体验予以升华,以此使学生在写作时能最大限度地吐露真情,诉说真实情感,表达思想,获得写作水平的显著发展和提升。如教师设置情境任务为“弘扬传统,缅怀英雄”的活动,要求学生为自己敬佩的英雄书写传记,让更多人对其事迹有所了解,必须原创,字数800字以上。在学生明确情境任务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写英雄小传呢?如何才能感动身边人呢?”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为丰富写作素材奠基。以上项目化任务的布置,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又以多元化的方式提出问题,可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想边界,也能缩短学生与英雄间的距离感,为文思泉涌的创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联系主题设计任务

情境任务创设后,教师以问题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纽带,引领学生对自己描写的英雄人物形成一定的感知。这时学生对英雄人物的事迹也有所关注,这就为本节课的写作创造了契机。因此,基于素养背景开展《学写传记》项目化写作教学时,教师还应综合提出情境任务,密切联系主题,为学生设计多元的学习任务群,并确保子任务群之间呈互相关联、逐渐递进的关系,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做好坚实的保障。具体来说,教师可设计以下学习任务:(1)为英雄人物绘制图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英雄人物背后的故事,并运用导图将英雄人物的故事绘制出来。(2)对导图核心人物及有关人员进行采访。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采访提纲列出来,了解导图中核心人物的人生经历、处事风格、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等,并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3)提炼关键词,筛选素材。学生结合视频采访内容,绘制“大事年表”的坐标图,横轴是时间,纵轴为事件,提取被采访人的人生关键词,将可用素材进行筛选。(4)学写英雄人物传记。这时,教师应做好引导,提供支架,给予学生帮助,使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并在写作任务完成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总结写作经验。之后,由教师进行完整的评价总结,选出学生一致认可的优秀作文,供学生阅读学习,以提升学生学写传记的水平。

(三)构建项目写作支架

搭建写作支架,是项目化写作教学中值得重视的环节,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将写作任务与经验联系在一起,也是为了连接学生的写作知识、技能与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写作输出。因此,立足于素养视域,开展《学写传记》的项目化写作教学时,教师应综合学生的认识及具体感知,为学生构建写作支架,并为其提供丰富而精确化的支持,助力学生在学习中逐渐超越自身的发展区,进而以更优秀的表现完成写作任务。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着重于构建合理的结构支架,为学生构筑创作的轨道。当学生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基本形成写作思路后,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如《回忆鲁迅先生》《伟大的悲剧》等,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结构设计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小标题式”“线索式”及“对比式”等。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结构模式,学生能更加清晰高效地规划文章布局,构建清晰的写作思维路径,进而使写作结构更加条理分明,逻辑严谨。其次,教师指导写作时应关注范例支架的构建,以便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写作技巧。教师应精心选择,确保所提供的例文与初中生的学习实情相符。如呈现《鲁迅自传》《著者略历》等,为学生的模仿和借鉴提供明确的依据和参考,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这些例文,自主总结撰写小传的关键方法。比如,以时间为基对写作内容进行组织,选择有特色、有价值的典型事例,保持语言的简洁和幽默性。以此让学生进行撰写并凸显细节。最后,教师还可出示自己撰写的范文,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和总结,以此调动学生高涨的写作热情,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兴致投入其中。

三、核心素养下项目化写作教学的效果与思考

(一)项目化写作教学的效果

基于素养立意,开展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学写传记》的项目化写作教学,为以往的习作课堂增添了全新的教学活力。因此,学生和教师都获得了更多元的发展。第一,可促使写作内容更加真实。项目化写作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写作过程中,以实地采访、调查研究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而《学写传记》的写作项目通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此种直接的体验使得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基于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素材,避免空洞和虚假地表述,使传记充满真情实感。学生不再是单纯地复述事实,而是在文字叙述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使作品生动而有说服力。第二,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强调技巧和格式,而忽视了写作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学写传记》项目化写作教学打破了这一局限,不再将学生局限于模仿经典作品的框架内,而是鼓励学生发挥个性,进行自由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写作,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表达。项目化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灵活,学生在寻找资料、构思结构、撰写文本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二)项目化写作教学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项目化写作教学中,教师并未在写作环节对评价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尤为重要,这时应重视增加评价的板块,且评价不仅要以结果性为主,还应丰富评价形式。具体来说,第一,增加评价主体,即融入学生反思、生生互评及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使评价更具客观性与多元性,以此为教育工作提供另一个视角的评价信息。第二,重视过程评价。在实践写作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效果与结果,还应全面评价学生在项目化写作中参与的积极性、思维的发展性等。只有保障多元的评价,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才能使学生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写出文质兼美、融入真情的作文。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写作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为传统的写作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生机,这是有效落实学生素养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寻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路径,通过搭设教学情境,以问题驱动思考,密切联系主题设计多元任务群,以及构建写作支架强化写作能力的方式,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品质,以此使学生能在本文研究的写作主题中写“真”文、抒“真”情、做“真”人、使学生所写文章更加饱满,富有情感。

参考文献:

[1]王越,徐鹏. 初中语文单元写作任务序列化建构与实施 [J]. 语文建设,2023(23):13-17.

[2]范练娥. 新课标视域下的写作教学期待及应对策略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35):9-13.

[3]郭春晖. 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探析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6):206-208.

作者简介:赵永先(1976— ),男,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四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