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许益宾

摘要: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等环节探讨微课的有效实施,以丰富拓展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运用方法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结合过程中的衍生品,不仅是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也是一种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也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性强、运用灵活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运用微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促进学生更具自主性地学习,进一步优化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微课在语文预习环节中的运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非常重要,既能使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也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把握课堂讲解重点与难点以及自身薄弱环节的认知,能够极大提升学生课堂听讲的针对性,从而奠定语文高效教学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相对不足,很多学生都无法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给予学生有效地课前预习指导,将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进行连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用微课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

在语文的课前预习环节中,导学案的科学设计是保证学生课前预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导学案中,教师应设置相应的预习任务,给予学生预习方法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方面微课能提供很好的帮助,教师可尝试将微课运用到语文课前预习环节,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导学案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能在微视频的指引下开展有效预习。如教学《纪念白求恩》一文时,笔者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通过微视频的制作设计针对性的导学案。笔者不仅设置了科学的预习目标“熟读课文,掌握并熟练使用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各段内容要点的总结,梳理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学会夹叙夹议、对比论证等论述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预习作业“利用网络,搜集、整理关于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与资料”“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深刻感受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这样运用微课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给予方法与目标的指引,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预习任务,获得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微课实现课堂翻转,先学后教

在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环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获得充分发挥。因此,在语文课程改革逐步深化、“以学定教”理念日益普及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引导学生实施“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皇帝新装》一文时,笔者向学生发送提前制作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借助微课视频,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前预习,并完成情景剧表演的编排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在微课视频的引领下,了解故事情节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在这一基础上完成故事的表演任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通过更具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深化、升华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并最终获得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样语文教学就因微课的运用,实现了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师讲解的翻转,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讲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会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认知以及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但是单纯的语言讲解形式单一、呆板,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优势为学生呈现多元、形象性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更加愉悦、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以此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一)运用微课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教学场景的还原及情感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及其内在情感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是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具有直观形象的演示功能。通过微课的运用,教师可以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进而获得更为高效的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学《太空一日》一文时,不管是载体飞船发射,还是太空飞行,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这就使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想象对文中内容进行理解。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笔者将自己搜集到的一系列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制成与课堂教学紧密贴合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可以在课文的阅读中,将文中描写的场景与微课视频中的场景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与感受文章内容。这不仅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感悟能力,更加有效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运用微课开展针对性地知识讲解

在语文教学中,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解决这一语文课堂教学难题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短小精悍、主题性强的教学优势,借助微课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集中、细致地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在形象、生动的演绎中,快速、深刻地完成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进而获得理想的语文学习效果。例如,《白杨礼赞》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表达了对戍边军民的崇敬之情。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文中情感的理解是教学重点。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制作微课:以歌曲《小白杨》作为背景音乐,并以场面切换的方式,进行白杨树以及戍边军人站岗情境的展示。学生会在微课的指引下,感受到了白杨树与军人形象的相同点,并将文中对白杨树品格的赞赏转移到军人身上,以此实现了文中情感的理解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解决了这节课的学习难点。

三、微课在语文课后知识巩固中的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作业、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后作业、强化练习,学生才能做到对及时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进行查漏补缺,进而获得“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后学习效果的巩固,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设计更具自主性、针对性以及层次化的课后作业或练习,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完成相应的课后巩固任务。这可以提升课后辅导的实效性,使学生更加自主、灵活地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后,笔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写作结构的认知,通过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写作结构思维导图的框架,要求学生在对课文进行巩固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导图的进一步完善。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再一次进行了课文内容的复习与写作结构的梳理。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仿写作业,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结构,先进行写作思路导图的绘制,再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就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写作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构思意识,使学生能在这一课后作业的完成中,更加有效地获得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总之,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其他教学模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在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稳定、持续发展,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微课的运用,通过微课指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展开课前预习,通过微课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课后知识巩固。这样微课就能在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中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成才之路,2023(36).

[2]马兰.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微[J].成才之路,2021(8).

[3]胡玉芬.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成才之路,2020(33).

[4]杨秀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18).

作者简介:许益宾(1969— ),男,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海子滩教育工作站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