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热词“显( 现 )眼包”

作者: 陈曼娟 芜崧

摘要:“显(现)眼包”为网络流行语,来自方言,形容一个人(或者物件)爱出风头,非常张扬,同时又丢人现眼。多用于评价娱乐圈、影视界、综艺界的明星或名流,还有警界、商界、体育界、政界、教育界以及金融界的精英或年轻人;也可以形容事物。多用于褒义,有时也用于贬义。“显(现)眼包”既有语法特点,也有修辞特点,其流行有多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显(现)眼包;方言;释义;作用;原因

我们熟悉的“包”有很多:钱包、荷包、手提包、挎包、双肩包等。2023年在媒体上又冒出了一个新的“包”,即“显眼包”:

(1)“00后”新警(刘剑锋)2小时破案,秒变“显眼包”(央视网2023-08-21)

(2)总裁界“现眼包”来了,百亿富豪郑志刚直播爬荒山、捡垃圾(腾讯网2023-08-09)

一、“显眼包”的用法

何为“显眼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网络流行语,来自方言,也作“现眼包”,形容一个人(或者物件)爱出风头,非常张扬,同时又丢人现眼,在互联网社交语境属于褒义词。多用于评价娱乐圈、影视界、综艺界的明星或名流,比如,有网友评价撒贝宁是“国家级显眼包”(搜狐2023-06-13),还有网友评价王鹤棣、范丞丞、魏大勋、白敬亭是娱乐圈的四位“青年显眼包”,雷佳音、沈腾、邓超、薛之谦是四位“中年显眼包”(中华网2023-05-30)。此外,还有警界、商界、体育界、政界、教育界以及金融界的精英或年轻人被称为“显(现)眼包”。

(3)大运会上的法国“显眼包”有多狂?带着金牌到处“炫耀”(沪江法语2023-08-07)

(4)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扎根本职岗位,争做积极向上、本领过硬、实干笃行的“显眼包”。(李小霞;茶乡紫阳党旗红2023-09-13)

(5)每年高考,都有几个“现眼包”。有迟到的,早退的,出门接受采访,说给游戏人物加强的;有忘记带准考证的,有带错准考证的。(网易2023-06-06)

(一)褒义

上述“显眼包”虽有个性但也有共性。通常这些“显眼包”都爱出风头,搞笑、反常、夸张的言行,张扬显摆,与众不同,彰显个性,给人带来快乐。

“显眼包”除了指人,还可以指物。可指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奇形怪状的文物:红陶三足壎(壶)、金镂玉衣、陶俑、歪头马踏飞燕、三彩牵马俑、人面纹方鼎、陶猪,等等[洛阳这些文物“显眼包”一个比一个惹眼2023-09-28]。可指招人喜爱的动物(雪豹、大熊猫等)[大熊猫届有自己的显眼包(哔哩哔哩bilibili

2023-06-04)]、美食(旺仔、粽子、老乡鸡等)[争做显眼包,旺仔、老乡鸡、蜜雪冰城做到了(广告行业2023-09-26)]、城市[浙江为何成为户外运动“显眼包”?(浙江在线2023-10-30)]等。

还有人称先进的工业产品为“显眼包”。比如,世界首个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纯电动小型SUV、玛连尼沥青搅拌设备、双层巴士、机械狗、机器人等。[上饶汽车综合试验场的“显眼包”……打造出一系列堪称同级标杆的口碑沥青搅拌站(中国路面机械网2023-09-25);公交界“显眼包”来啦!6辆“在临沂”联名款双层观光巴士今日亮相街头(琅琊网 2023-08-18);杭州亚运会……机器狗成赛场“显眼包”(极目新闻 2023-10-11);自动沏茶机器人? 高科技“显眼包”太会了(深圳晚报 2023-11-16) ]这些让读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由于该词的火爆,“显眼包”被抢注为商标(钛媒体2023-06-14)。

(二)贬义

上述“显眼包”大多是褒义用法,但“显眼包”也有贬义用法,如表示肿瘤、麻疹的“显眼包”;又如:

(6)“显眼包”(撒泼的巨婴,拒不认罪的赌徒)大闹武汉派出所,背后涉案380万(新浪网2023-07-01)

(7)年轻干部要拒做(过于张扬或炫耀、好纸上谈兵、弄虚作假的)“显眼包”(熊绍波;云岭先锋网 2023-06-09)

有的“显眼包”表达因与众不同的行为特征而惹眼的意思,无所谓褒贬:

(8)国际左撇子日:人群中的“显眼包”(极目新闻2023-08-13)

二、“显眼包”的语法特点

“显(现)眼包”来自方言。该词语在四川、合肥、河南一带都有,意思与网络流行的意思差不多,只不过多含贬义;东北话的“显大包”一词也与“显眼包”的意思差不多,类似于“嘚瑟”(多特软件资讯2023-05-30)。湖北方言中带后缀“包”的词多含贬义,如“苕包/疾眼包”(智障者)、“憨包”(呆傻、性格过于内向的人)、“洒尿包”(尿床的孩子)、“急作包”(急性子的人)。此“包”与“显眼包”之“包”的意思(……的人)相同。可见,“显眼包”不但具有视觉形象色彩,褒贬的感情色彩,还有地域文化色彩。

“显眼包”是定中式合成词,其中的限制性成分“显眼”是支配式,该词形强调的是人或物的显目。其等义词形“现眼包”(也是偏正式)强调的是人或物丢人现眼(本义含贬义)。

作为名词,“显眼包”常在语句中充当主语[例(2)(3)(6)]和宾语[(4)(5)(7)]。

作宾语(中心)常受“有”[(5)]、“做”[(4)(7)]、“成”[亚运会上工作人员成显眼包(腾讯2023-10-08)]、“是”[沈腾范丞丞到哪都是显眼包!(新浪2023-12-19)]、“秒变”[(1)]等动词的支配,常受数量词的限制。

“显眼包”常常与其所指[对象及其特点,如例(2)中的“总裁界“现眼包”来了,百亿富豪郑志刚直播爬荒山、捡垃圾”]同现,或者连用构成同位短语(如“显眼包蓉宝”)。

“显眼包”还可受副词修饰,活用为动词。如:

(9)白玉兰视帝雷佳音又现眼包了……(搜狐2023-06-25)

“显眼包”还有其修辞特点。可以构成比拟(拟人)[(10)]、双关[(11)]和仿词[(12)]:

(10)博物馆里的“显眼包”们真的把我逗坏了!(彭拜新闻2023-07-26)

(11)Chanel全新“显眼包”上市出圈(搜狐2023-07-24)

上例中的“显眼包”关涉了字面义(一种精致、时尚、显眼的提包)和网络流行义。

(12)揣来“显眼宝”请专家“掌眼”(《潍坊晚报》2023-08-21)

上例仿“显眼包”造出了新词“显眼宝”(显眼的宝贝)。

三、“显眼包”的流行原因

“显(现)眼包”之所以流行开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新时代的青年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希望展示个性、追求快乐、释放压力,因此,充当“显眼包”的人越来越多。

其次,笔者认为可能与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有关。2023年7月28日,该届大运会的开幕式上,吉祥物“蓉宝”蹦蹦跳跳、转圈比心,萌态可掬,一夜间圈粉无数,“火出了圈”,被网友们调侃为当晚表演最大的“显眼包”(央视网2023-07-30)。此外,还有德国和阿根廷的某个选手都被观众称为“显眼包”,登上了热搜榜。此后,“显(现)眼包”便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地流行起来。

最后,从语言内部看,与人们的隐喻思维有关。来自方言的“显眼包”本来是形容人的性格特征的,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新鲜出炉、个性突出,吸引眼球,有幽默感,值得宣扬,招人喜爱等特点,便被用来形容某些物体了,这样就扩大了该词语的指称范围。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语委辞书中心培育课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行业词的跨领域应用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为CSZX-PY-202005】

作者简介:陈曼娟(1998— ),女,湖北省长江大学语言研究所及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在读硕士生,主研方向为语言与语文教学法;芜崧(1959—),男,湖北省长江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主研方向为现代汉语及其方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