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背景下分单元复习的实施路径

作者: 郑毅挺

新中考背景下分单元复习的实施路径0

摘要:新中考背景下,传统单篇复习知识的模式已呈现明显不足。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分单元复习,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单元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水平。从系统梳理、运用思维导图、应用多媒体等角度探讨新中考背景下分单元复习的实施路径,以期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新中考;分单元复习;实施路径

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要复习的知识较多,若教师一味沿用传统单篇复习的方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还会降低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单元复习作为导向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复习的系统性、有效性、全面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获得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一、新中考背景下分单元复习注意事项

在新中考背景下,分单元复习的模式逐渐被语文教师广泛运用。这种模式着眼于宏观,从整体上实时对教材进行把握。立足学情进行分单元复习,突出了复习的重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复习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新中考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分单元复习时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所设计的分单元复习课应紧扣单元教学的重点,努力突破单元教学的难点。其次,分单元复习课的内容应选择复习的关键点、知识点与能力点,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所设计的单元复习课应注重对语言的品味与积累。第四,在设计单元复习课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只有巧妙地设计分单元复习课程,才能从根本上强化学生复习的效果,并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中考背景下分单元复习的实施路径

(一)注重循序渐进地系统复习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难易有度,其之间相互联系,各具特色。因此,新中考背景下开展分单元复习时,教师应结合语文知识的特点,将单元知识进行重新归纳梳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最终将单元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提高学生分单元复习的效果。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即《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作者均是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写人记事。在复习时,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系统复习。首先,要找出每篇文章易读错、易写错的词汇,如“憎恶、粗拙、震悚、荒僻、愧怍”等。其次,比较分析具体篇目,突出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如《阿长与〈山海经〉》所描写的人物是没有名字的长妈妈,其人物特点为平凡普通,地位低下、迷信无知等。《老王》一文所描写的人物则是普通劳动者,作者将老王不幸的遭遇、艰难的人生、金子般宝贵的品质,进行了平淡如水、质朴无华的叙述。《台阶》以“台阶”命题立意,展现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以及“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卖油翁》一文展现了不卑不亢劳动者的形象,将一个勤劳、朴实、谦虚而又心胸开阔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归纳总结上述四篇传记的共同特点,即从背景与时代来看,这些人物都出现在我国传统的社会背景及历史环境下,展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与道德观念。从民生问题来看,上述文章展现了贫困、落魄与不公。从人性探讨来看,几篇文章均深入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行为举止,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二)利用思维导图加强复习

将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简练的语言组成知识框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因此,在新中考背景下开展分单元的复习教学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通过提取关键词,逐渐丰富导图的脉络。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这一单元的课程内容复习为例。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为现代文,所包含的学习重点有:作者介绍、常见易错词以及对人物及事件的描写等。《卖油翁》是文言文,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这时就可设置思维导图的一级标题为现代文、文言文;二级标题为本单元所学的课文;三级标题为作者与创作背景、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之后可以围绕三级标题详细展开,概述出四级标题及内容。与此同时,对于本单元中所涉及的写作内容,可分为人物与细节描写,其中一级标题中的名著类,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二级标题则为作者的介绍、中心思想、人物形象与感悟,学生阅读了几篇名著,都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进行标注与分析。除此之外,还有本单元课外古诗词的部分,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在二级标题中以作者介绍、古诗主旨、写作手法等三个维度进行撰写。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增加了学生复习的兴趣,有效整合了学生的复习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单元复习质量。见图1。

(三)根据学情进行复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与文化背景的独立个体,学生在认知、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在新中考背景下的分单元复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开展分单元复习的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能够对单元学习查漏补缺,那么教师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使全班学生都能获得均衡的成长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复习任务,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吃得饱,够得着”,从而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这一单元都是描写景物的文本内容,教师可以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对于学优生,教师可要求其背诵《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全文,能翻译重要的字词和短语,并认真赏析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对于中等生,则要求其背诵文中重要的片段,赏析重点语言所抒发的情感。对于学困生,则要求其认真朗读课文,默写生字词,简单赏析文本中的部分重要句子。按照学情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不仅能促使每个阶层的学生“吃得饱,够得着”,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从而将复习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有效提升学生复习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复习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其具备生动直观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乐以及信息储存量大等特征,契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将信息技术融合于语文教学中,能有效完善课堂的教学结构,为课堂的教学增添活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开展初中语文分单元复习时,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和音乐,营造快乐轻松的复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体会复习的乐趣。例如,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世说新语〉二则》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应带领学生以单元为基础,明确单元复习目标。本单元主要围绕“亲情之爱”展开设计,文章也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复习过程中,笔者将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做成一个PPT,包括人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并将文章的重点语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从多个角度直观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此种创新复习方式,使学生明晰单元复习脉络,掌握单元知识的重点,有利于高效完成单元复习目标。

综上所述,新中考背景下,分单元复习的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探寻分单元复习的路径,通过带领学生展开循序渐进复习、运用思维导图复习、因材施教复习以及创新复习形式等,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复习和巩固知识,最大化发挥分单元复习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孝迎.中考语文复习有效策略的实践[J].新课程教学,2021(23).

[2]徐丽君.论语文中考复习的单元重组(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2009(16).

作者简介:郑毅挺(1977— ),男,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一道德中学中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