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背景下单元项目式学习的探索
作者: 周华
摘要:新课标建构了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需围绕核心素养的达成进行教与学的变革。初中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结构编排的,整合单元学习内容,结合语文学科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选择项目化的学习形式。通过项目主题的策划、项目任务的设定、项目活动的推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素养目标;单元学习;项目化形式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锁定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上。语文统编版教材是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标建构,语文教师应充分凭依教材,思考从“教书”到“育人”的践行路径。
从语文学科课程内容单元层面的实践探索来看,统整单元内容,进行单元设计和整体教学更有助于对接学生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项目化学习由于具有人物情境的真实性、学习过程的协作性、学习成果的自主性和构建性等特点,符合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和期待,可以用来解决语文学习活动实施路径的相关问题。
笔者结合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的教学设计,探讨项目式学习在达成核心素养目标时的作用与可行性。
一、项目单元的选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四篇游记,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游记的基本要素,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特点,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第五单元写作板块主题为“学写游记”,需要学生把脚步从家校迈向更广阔的自然,把目光投射进更深厚的历史与人文。第五单元还安排有“即席讲话”的口语交际内容,它是对“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的课程目标的一次口语实践练习。
对初中生来说,仅仅通过教材的学习就想达成上述学习目标是存在较大难度的。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通过项目活动的设计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对自然之美、历史之美、人文之美有真实的体验。项目式学习的真实情景与活动任务的实践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单元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
综上所述,笔者设计了“我当‘景点宣传大使’”的项目式学习方案。
二、项目学习的实施
(一)构建学习情境,明确项目主题
为展示无锡“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美好形象,以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无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乐游无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诚聘无锡5A景点宣传大使。为响应这一活动,我们班决定集体参与,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处景点,择优推荐报名。为此,每位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
1.为景区设计一张宣传海报;
2.完成一份手绘导览图;
3.给景区的著名景点撰写一段导游词;
4.做好在文旅节开幕仪式上答记者问的准备。
(二)统整单元目标,设定项目任务
具体制订本单元项目策略时应先确定游记单元的学习目标,然后以此为依托设定项目任务,再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开展四项活动,每项活动既指向单元某一重点知识目标的学习,又强调此目标在情境实践中的运用和表达。无论是哪项活动,终极目标都是审美、文化、思维等素养目标的达成。本单元学习目标、项目设定和素养目标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项目主题牵引下的项目任务必须承载有单元目标,其意义在于通过高阶驱动任务涵盖单元中的学习任务,打通单元内单篇课文的界限,找到文本之间的逻辑关联,实现教材中单元学习目标的整合,以项目式学习方式重构单元教学,创设贴近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境,设计任务模块,使得学生在文本学习、活动实践、表达写作中逐步向核心素养进阶。
(三)搭建学习框架,推进项目活动
“我当‘景点宣传大使’”的项目主题确定后,前期必须考虑单元目标是否能贯穿于整个学习项目的过程,项目活动能否成为核心素养实现的动力。为了更好推进项目学习的开展,还要考虑单元内容的学习时长、助学支架、评价工具等,笔者设计的整体架构如表1所示:
“我当‘景点宣传大使’”具备了项目主题对拟真情境、贯穿始终、包括任务的要求,各项具体项目任务有机整合了单元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样灵活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知识点的学习和课外资源的补充中得到对应的学习支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自觉自发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迁移,可以说,项目活动的推进促进了学生从学科思维、活动思维向学习思维的深入发展。
三、项目方式的亮点
单元整合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提供给师生的是“大视野”,是站在素养的视角来教和学。以上述项目中的任务三为例,导游词可以视为游记的片段,把写导游词练习置于“景点宣传”的真实任务情境中,学生要考虑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目标中游记的各种要素,而且会考虑该怎样写才能吸引旅游者,起到加强宣传力度的作用。在活动成果展示环节,有的学生把宣传的景点和其他类似景点进行对比和归纳,用一些数据或生动的描绘来突出景点的特征。有的学生融入景点的历史背景、年代更迭、人文价值等内容来增加景点文化的厚重感。有的学生利用相关的逸闻趣事增添景点宣传的趣味性,激发游客的好奇心。有的学生还加入自己对景点的独特体会与感悟,传达解说中的情绪感染。这个构思创作的过程,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基石。可贵的是学生们明白了这些知识学了有什么用,为什么要用,这就进入了知识的思考与运用层面,是素养构成维度中正确价值观和表达能力的体现。
2022年版新课标引入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组织形态,虽然“群”的概念宏观上指向的是语文学习领域所设计的所有任务的集合,但置于微观的角度也可以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在某一单元进行组织实操。美国教育学者菲德尔有一个著名追问:“怎样学习知识才有价值?”笔者认为:“项目式学习便是对这个问题的有效探索,以项目逻辑来统整单元教学内容也是让学生把知识价值化,形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关在龙.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3]彭瑾.基于项目学习的“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研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22(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青年专项重点课题“项目驱动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编号为C-b/2021/02/65】
作者简介:周华 (1982— ),女,江苏省无锡市塔影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