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活页式语文教材设计的突破与创新

作者: 王芳

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课程教学的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学科使用的教材存在着更新滞后和形式固化的问题,不便于教师补充和拓展一些鲜活的教学内容,亦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立体的学习资源。通过阐述突破传统教材局限性的教学方式,立足现有教材,设计活页式语文教材,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关键词:中职语文;活页式教材;突破与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在教材编写要求中明确指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气息,易教利学”“教材编写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教材编写要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改变知识本位、以语文知识点组织课程内容的编写思路”。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蓝本,是学生成才与教师教学的支撑。教材的质量对于教学成果、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材的设计与编排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当前,能够体现新课标精神的中职院校语文学科教材迟迟没有出现,目前中职院校使用的依旧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虽然较前几版从选文到单元内容略有变化,但在选文内容、呈现形式和编排处理方面依然存在局限性。

一、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材的局限性

(一)教材选文内容缺乏时代性

教材选文强调时代性,主要是指“选文的模式与内容同当代学生的生活能够保留适度的张力,选文应考虑学生的心理情况、知识根底、人生经验等现有的语文学习水平”。“语文教材的活力源泉就是时代性,中职语文教材的选文内容应该反映时代气息,展现时代精神”。而现有中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更新比较滞后,一些最新的反映现实的优秀作品无法在教材中及时呈现。“教材选文应当保持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当前教材中缺少与时俱进的选文,甚至重复出现学生在小学、初中已学过的文章,例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的母亲》等,这无疑会削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材呈现形式过于单一

现有语文教材普遍为纸质教材,这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往往是静态的、平面的,不便于教师根据工作岗位需求、专业特点和学情状况补充拓展教学内容。此外,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运用网络和多媒体丰富教学方式,注重信息化资源的筛选与组织,创设更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辅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而完成这样学习任务的基础就是要有与之配套的、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否则无法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

(三)教材编排上有缺陷

当前中职院校语文学科教材忽视了新形势下中职学生“就业和升学并举”的双重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正在由“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为“就业和升学并举”的模式。更多的中职学生需要通过高职单招考试和对口升学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深造。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薄弱的情况,而现有教材在基础知识训练的编排上缺乏系统性,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缺少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不利于实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最终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

二、活页式语文教材设计理念

为了突破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材的上述局限性,教师可着手对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以“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专题形式设计活页式语文教材,在设计过程中秉持了以下创新理念:

(一)在教材的功能方面,设计活页式教材

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程思政的特点,通过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自然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而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在教材的内容方面,设计活页式教材

一方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灵活性,将有时代特色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丰富多样的学生生活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学之中;另一方面要注重内容的结构化、模块化和实用性,以“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每个专题都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整合情境、内容、资源、方法,选择典型内容进行教学,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通和配合,满足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在教材的形式方面,设计活页式教材

要立足现有的中职语文教材,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丰富立体的多元呈现形式。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校园网的建立、网上教学平台的搭建、学生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都为学生营造了多元立体的社会环境,我们要顺势而为、借势而进,设计呈现形式多样立体的新型活页式教材,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立足现有教材的使用现状,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依托学校已有的智慧校园平台搭建活页式语文教材资源库,坚持语文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方向,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结合工作岗位对语文素养的需求和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以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和职业模块的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选文的筛选、更换与重组,以“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形式设计活页式语文教材的内容,每个专题既有人文主题的专题学习,又有“晨音晓声”和“暮写晚练”等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还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活页式教材“活”的优势,根据专业特点、学情状况及时补充一些鲜活的学习内容,从而建构了比较系统的活页式语文教材。

三、活页式语文教材的创新点

(一)便于及时更新内容,拓展学习空间

教师可通过活页式教材更新调整的便利性“将有时代特色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有计划地引进到了语文教学之中,并及时添加了丰富多样的学生生活经历,加强语文课程与时代、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指导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认识生活、参与生活的一种手段,并且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思政元素的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便于根据学情组合教学资源

“新课程中的教材只是完成课程目标和任务的中介性例子,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去教学,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筛选组合教材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来自主探究,做教材的主人,让教材真正成为‘学材’”。这样有助于缩小学生在校“所学”与工作“所用”的差距,提高了学生实际语文素养与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从而真正发挥了组合后的教学资源的实效性。

(三)便于打造可用、可学的学习环境

随着5G、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活页式教材凸显了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教师把自己制作的课件、微课、教案等资料和在网络平台上筛选后下载的的学习资料进行梳理和重新组合,内容充分与教材衔接,上传至智慧校园平台的活页式语文教材资源库,其他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活页式语文教材资源平台自主提取学习资源(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这样教师备课更加高效便捷,学生学习语文的手段和途径更加多元化,便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从而使活页式教材“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使活页式教材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挖掘教材的内容及相应的形式。设计活页式语文教材正是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创新教材形式,充分利用活页式语文教材“活”的优势,发挥“活页式教材结构化、形式化、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及趣味性诸多符合教育教学、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弥补现有传统教材的不足,满足了真实的教学需求,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樊华强.经典性抑或时代性:语文教材选文标准辨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8).

[3]沈凌.基于教材 高于教材——中职语文教材使用理念与策略摭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6(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中职活页式语文教材设计及应用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为CXXH.NO.14110069)】

作者简介:王芳(1972— ),女,河北省石家庄文化传媒学校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职院校语文学科教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