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王”变形记

作者: 熊芝

“老师,他们打起来了!”“熊老师,打架了!打架了!”“我的天,这俩小娃真是脾气大!”孩子们的吵闹声与家长们的议论声使初为人师的我大脑一片空白。我慌张地冲进“战斗区”,只见两个壮实的小男孩你一拳我一脚。“停手,别打了!别打了!”他俩对我的喊叫毫不在意,只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宿敌一般,打得更加激烈了。最终,双方父母出手制止了这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可还不等我进一步了解情况,大澍却一甩手,迈着大步气冲冲地向家冲去。这就是我和大澍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这个体格健壮、力大个高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学第一天就打架,该怎么办呢?作为菜鸟老师,我坐在办公桌前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在学校一整天都没有捣乱,为什么在放学时就忍不住动手呢?他之前在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我必须先了解清楚他的情况再想方法找对策,因材施教。我紧张地拨通了大澍妈妈的电话,他妈妈带着歉意和我沟通起孩子的情况。妈妈口中的他是个时常带着情绪的孩子,因为大澍个高体壮,所以在幼儿园时很少有同学敢和他起正面冲突,他当起了幼儿园里的“老大”,进入小学,发现同学们没有让着他、听他的话,于是他就闹起了情绪。在妈妈的讲述中,我发现大澍也有闪光点,他会勇于承认错误。所以,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复盘这件事,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二天中午吃完饭,我以交朋友的方式和他聊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从他的描述中我听到的是他对另一名同学的抱怨,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听完他的倾诉,我轻声问:“大澍,昨天是谁先动的手?”“是,是我。”他小声地回答。“你为什么要动手?有什么原因吗?”“出学校的路上,他跑到了我的前面,我让他站回原位,他偏不,我气不过就动手打了他!”大澍仍然气嘟嘟地说,音调都提高了不少。我温柔地握住他的双手,专注地看着他,说:“宝贝,你已经是小学生了,一开始你好意提醒那名同学要守纪律,老师应该谢谢你。可是后来你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好心办了坏事,我们应该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打架可不是好方法。”听完这话,他低下了头,心情平复了许多。我接着说:“等会找到同学,说清楚原因,互相道个歉好不好?下次处理问题前要先动脑筋想一想,不能凭着情绪做事了。”后来的一个星期,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和其他同学发生大摩擦。

然而期待的和平共处、岁月静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在与大澍的相处中,我发现了他的情绪起伏很大。

“老师,大澍又动手了。”“老师,大澍把我的水杯扔地上了。”“老师,大澍又不听班长的安排了。”这是我下课后最常听到的学生的情况反映,基本上每天都会从其他同学的嘴里听到大澍的名字,以至于有段时间一看到学生跑来找我反映情况,我的头就隐隐作痛,心中暗想千万别是这个小霸王又惹祸了。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之前的教育方法不适合了,必须找个机会和他好好沟通一下。

一次道德与法治课给了我机会,《我爱我们班》这一课正好需要学生谈谈对同班同学的了解。我心想,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正好借此机会让他了解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

“同学们,在班级中你最了解哪名同学?他有什么特点?”问题一提出,孩子们就激动起来,纷纷举手抢着回答问题。我先随机点了几名同学,趁着同学发言的时候认真观察大澍的反应,他也在认真地听着,我想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之后,我特意点了一名与大澍交情不错的男同学发言,我发现此时大澍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低着头拿着铅笔在本子上涂涂画画。“他是我的好兄弟大澍。他经常和我一起玩,他很有力气,有时候我提不动的东西,他还会帮我提……”“他好会打架!”“他经常发脾气!”还没等这名男同学说完,班上的其他同学就忍不住插话,“声讨”起大澍来。大澍的脸涨得通红,拳头握得紧紧的,好像下一秒就要站起来冲向那个声音最大的同学。

我看情形不对,连忙出声安抚大家的情绪,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发现大澍身上的优点。我大声说:“大澍同学也有很多优点,每次开学他都去图书馆领咱们班的新书;课堂上大澍发言积极,听讲十分认真。”“同学们,大澍同学的身上还有许多优点,你们发现了吗?”许多同学都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有几名同学沉思后举起了手。感受到突然安静的氛围,我微笑着提出:“孩子们,今天老师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发现大澍的优点’,大澍同学就像一块埋在沙子里的金子,等待着你们去发现,现在我们只看到了他的一小角,期待大家发现他更多的优点。时限一个月,一个月后,老师希望听到你们的反馈。”

下课后,我来到大澍的座位旁。“大澍,刚刚听了大家的发言,你感觉怎样?”大澍动了动嘴角,却没有作声。看着他沉默不语,我弯着腰低声说:“大家对你的了解并不全面,很多同学看到的是发脾气、闹情绪的你,因为这样的情况多了,所以他们会不自觉地忽视你做的好事。”“老师,我要怎么做呢?”略带哽咽的声音响起。“其实我们都会有坏心情的时候,可是你看,开学这么久了,老师都没有向你们发脾气,对不对?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什么法宝?”大澍迫不及待地问。“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这不是游戏吗?什么意思呀?”“老师希望遇到事情时,你能冷静一些,试着在还没起更大的矛盾时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行为对不对,这个事情能不能做,能不能站在其他同学的角度上想一想,如果能改一改,会有更多的同学喜欢你的。”

那次谈话后,我密切关注大澍的表现。为了让他更好地与同学相处,我联合其他任课老师,为他在学习上提供帮助,鼓励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时不时指派小任务给他。我们用耐心和包容心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大澍,期待他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改变一个孩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没有一招制胜的法宝。在爱的滋养下,“情绪王”的情绪起伏变化逐渐减少,虽然偶尔他也会被坏情绪影响,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懂得站在其他同学的立场上想一想,慢慢成为一个“有缺点的好人”。他的变形还在继续,我和他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上一篇: 再一次靠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