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B2023年第8期

江西教育B

江西教育B2023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版(小学课例教研)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办刊宗旨为“聚集基础教育课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教研 | 用妥善评价促成深度学习

“教、学、评”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需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用妥善评价推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发生,促进深度学习结果的形成。评价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拥有广泛的选择空间。我们可以

教研 | 图文合奏,破解《北京的春节》三大教学难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一目标指示我们应完成两个学习任务:第一,对较为复杂的叙述,能区分详写与略写,区别主次;第二,对详写部分

教研 | 小学数学教师新基本功之“课堂板书”

课堂板书,是教师授课时在黑板上进行科学布局、精妙设计,用文字、符号、线条、图形、图表等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性表达,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简便有效的直观教学形式。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

教研 | 紧扣语文要素,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的五大课程理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

教研 | 搭建学习支架,关注思维训练

《坐井观天》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阐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能目光短浅、固执己见,要学会接受

教学 |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

教学 | 小学数学结构化活动设计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

教学 |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问题剖析与实践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之一。强

教学 | 结构化视角下“量感”的培养路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了“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

教学 | 让乘法口决华丽登场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会用乘法口诀判断有无余数。2.能找到和被除数接近的乘法口诀,为试商打下基础。3.培养学生数感,提高

教学 | 联系课堂内外,让口语交际真实发生

一、创设真实情境,揭题“劝告”师:大家看,这是我发的一则朋友圈。(出示朋友圈)生:节食减肥第三天,只吃了一个苹果。加油,加油。师:读到这儿,你们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生:不要只吃一个苹果,要多运动,适

教学 | 阅读,一个温暖的开始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这是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

教学 | 创设情境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 | 吟诵古诗词,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吟诵,是古诗词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学习吟诵的方法能够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能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吟诵古诗词时,教师应

教学 | 儿童哲学,通往理想课堂的必由之路

“这节课老师就讲了5分钟,其余时间全是我们在讨论。”《自由与规则》一课结束后,诗琪骄傲地总结。执教者是某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结果被十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的热烈辩论惊住了。这是真实发生在儿童哲学课堂

教学 | 雅读培育:从课外书到手边书的精神跨越

在学生的精神成长史中,阅读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下学生并不缺乏课外读物,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推荐书目琳琅满目,然而不想阅读、不会阅读、浅表阅读等顽疾依然存在。如何让课外书变成学生爱不释手的手边书,教师要解决的

教学 | 关注学段衔接 把握“融化”概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笔者以教科

教学 | 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常常让学生和教师头痛不已。教师亟须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路径,让学生以最精练的文字、最快捷的速度写出立意深远、逻辑清晰、表述完整的作文。微写作作为一种全

教学 | 立足课堂,让学生口语表达“升级”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种“行”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表达能力,即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相较

教学 | “一放三评一改”的写作教学探究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教学难点。尽管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想尽各种办法,做了各种尝试,但依然存在学生没得写、不会写、写不好等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了困扰教师的问题

成长 |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初探

前置性作业也叫前置性学习,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就设置自主学习提纲,让学生关联已有认知自主学习,开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它的范畴更广,可以是生字词识记、文章脉络梳理

成长 | 回归常识做教育

回归常识做教育,是唐江澎校长的教育哲学观和核心教育理念,也是其新作《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一以贯之的真挚表达。秉持这一理念,唐校长不仅提出好的教育应该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

成长 | 当孩子不适应寄宿学校

又一个新学期即将开始,不少孩子将要从家里回到寄宿学校,又开始新的一段寄宿生活。对孩子是否上寄宿学校,我之前有撰文发表过观点,我认为,在孩子18岁以前,如果有条件住在家里,上走读学校的话,建议尽量不寄宿

成长 | 再一次靠近

不知不觉,我踏入教师行业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我一直有记录难忘的故事的习惯。我很喜欢走近学生,看着他们纯真的眼神,遇到好玩事情时他们兴奋的动作,也喜欢听听他们最近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学生的快乐很简单。他

成长 | “情绪王”变形记

“老师,他们打起来了!”“熊老师,打架了!打架了!”“我的天,这俩小娃真是脾气大!”孩子们的吵闹声与家长们的议论声使初为人师的我大脑一片空白。我慌张地冲进“战斗区”,只见两个壮实的小男孩你一拳我一脚。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