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以趣减负的策略探究
作者: 王婷2021年7月,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什么。如果一个学生喜欢学习,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感受到幸福,即使学得再久,他也会乐此不疲;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学习、厌恶学习,即使学习一分钟,他也会苦不堪言。因此,“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应该只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而是要减轻有形的作业负担和学生头脑中因厌恶作业而产生的无形的负担。有形的作业负担容易减,无形的“负担”如何减?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无限的创意让作业灵动起来、鲜活起来。当作业不再是重复的抄抄写写,不再是单调繁杂的课后练习,当作业由黑白变为彩色,由无趣变为有趣,由形式单一变为形式多样,由“可怕”变为“可爱”时,那么,作业将真正变为学生的心之所向,由“负担”变为主动地去“担负”。
一、情景展现,让识记字词作业轻松高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识记字词如果能变成一种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充满生动的形象与旋律,那么,读写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识记字词的作业一般离不开抄抄写写,但我从不让学生重复地、机械地抄写词语,而是让学生主动建构一个全新的“词语天地”,这样,词语不再是冰冷的文字符号,而是有了温度,有了色彩,有了芬芳,有了生命。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蜜蜂》这篇课文中有22个需要重点识记的词语:蜜蜂、听说、辨认、能力、公里、记号、几乎、阻力、花粉、将近、包括、亲眼、检查、迷失、准确、尽管、沿途、陌生、景物、确实、记忆、本能。孩子们在一个个自己创设的主题情景中,将他们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巧妙地用图画和文字演绎出来。
孩子们的创意实在太巧妙了——太阳公公来检查白云的工作,白云说:“尽管我今天已经走了将近二十公里,但沿途看到的景物确实不多!”在这个情景中,就包含了“检查、尽管、将近、公里、沿途、景物、确实”七个词语。
一只鸟儿一边飞一边说:“我要顺风飞,因为这样才能减小阻力。风几乎能帮我准确辨认方向,就算不亲眼看,我也不会迷失在陌生的森林里。”在这个情景中,包含的是“阻力、几乎、准确、辨认、亲眼、迷失、陌生”七个词语。
一个孩子画了一只蜜蜂,配上图画解释道:听说蜜蜂有很多能力,包括不做记号也能记忆采集过哪朵花的花粉,这也是它的本能。在这个情景中,包含的是“蜜蜂、听说、能力、包括、记号、记忆、花粉、本能”八个词语。
孩子们就这样将22个词语用特有的方式呈现,创作的过程既充满趣味,也充满挑战,对词语的含义及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与理解,让单调枯燥的识字作业变得有声有色,瞬间充满了灵动的生活气息。
二、我画你猜,让经典诵读作业意趣盎然
能让儿童牢记的东西一定很有趣,如果我们将低年级的经典诵读理解同绘画紧密结合起来,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思维火花呢?
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出现了有关天气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现代人预测天气靠的是天气预报,而古人预测天气靠的就是这些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总结流传下来的谚语。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人就靠这些来预知天气变化,提前安排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一些重要事项。
在城市里长大的学生,很难对这些谚语中所描述的场景有切身感受,理解有困难,背诵就变得难上加难。其实,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易感知的形象,也是理解文字内涵的过程。那么,能否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呢?于是,我们引导学生以绘画作为辅助手段,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对文字所包含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中国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隐含着许许多多能引发学生奇妙想象的因素。借助头脑中形成的一幅幅画面来理解文字的含义,对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大有裨益。
在课堂上,孩子们一起玩“我画你猜”的游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根据天气谚语创作的绘画作品,其他学生猜测这是哪一句谚语。课堂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课后孩子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玩“我画你猜”的游戏,把这场有趣的游戏作为这一课的经典诵读作业。原本生涩难懂的谚语,被学生用生花妙笔画成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就在这画一画、讲一讲、猜一猜的过程中,谚语所隐含的意义也能轻松地被识记和理解了,孩子们也没有感觉到这是作业,更不觉得是负担。
三、畅读趣写,让童话创编作业灵动鲜活
童话中引人入胜的情景、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离奇的情节都能引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童话教学之后,通常教师会布置改写童话、扩写童话、续写童话、仿写童话等类型的作业。那么,创编童话的作业如何让孩子主动参与、兴味盎然呢?我以“趣”为突破点,为学生搭建创编童话的脚手架,促使学生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
《丑小鸭》是安徒生用来展现自己曲折人生历程的一部自传,其实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丑小鸭身处困境仍锲而不舍追求世间美好的精神品质。这样的坚持、这样的勇敢,不止丑小鸭拥有,你、我及世间万物都有,我们都可能是奇迹的创造者。我给学生创编童话提出的要求是:故事要突出“趣”,童话故事的主角必须经历一番磨难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要求对学生的写作给予了无形的引导,让学生彻底放飞了心灵,学生以“变形记”为主题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打动人心的童话故事。学生故事的主角有的是孔雀,有的是蝴蝶,有的是青蛙和蚕……都是在历经风雨之后才得以遇见彩虹,它们不仅有顽强的生命力,还有着对美的渴望和追求,这些可贵的品质支撑着它们历经磨难,蹚过岁月,最终看到了光辉灿烂的未来。在大量的深度阅读中,在自由的文学创作中,学生的思想受到了震撼与洗礼,这种灵动而有深度的作业也将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只要我们真正爱护学生,真正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创意作业,让学生以振奋的内心、高昂的情绪去面对作业,就一定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点亮学生灵妙的思维之光。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桂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