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 情境创设的策略

作者: 高仰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灵活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合作情境、动手实践情境等,有效加强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同时在情境中展现数学知识,有效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一、数学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一)情境创设应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备课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让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充分融合,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靠近教学目标,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若在创设情境时没有教学目标的引导,学生就会感觉到没有头绪,虽然在情境中获得了快乐的学习体验,但是最终学习效果却不理想,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不理想。

(二)情境创设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情境创设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创设情境。若情境脱离学生实际、太难,就容易打消学生积极性;若情境太简单,学生就会认为没有挑战性,最终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努力方向,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探究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深度思考,在数学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情境创设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讲更加抽象,难度也有所增加,如果单纯为学生进行灌输式讲解,学生没有生活背景知识进行参考,必然会感觉到学习枯燥和乏味。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联系,在情境中学生能够观察到自己熟悉的事物,并且借此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样一来,数学情境就会更加真实,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数学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生活化数学情境

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构建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教师要在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教学目标,设置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数学情境。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在教室中找座位的生活情境,逐步过渡到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师将班级中的座位按照数列进行表示,a表示第几排,b表示第几列,(a,b)表示学生在教室中第a排、第b列的具体座位,然后让学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教师随机说出某个学生的姓名,学生一起说出座位号。2.教师说出座位号,学生一起说出在该座位上的学生,或者让该座位上的学生站立起来。3.以(3,2)和(2,3)为例,思考这两个有序数对表示的是同样的座位吗?学生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就能有效了解有序实数对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而感受到教材中坐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

(二)设计递进式数学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并且知识的呈现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迁移,可以轻松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应当遵循递进式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为学生创设有层次的数学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问题,由已知到新知,由浅层思维到深层思维,由零散到系统,从而达到知识的拓展和思维能力提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从而让学生打破原有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四个问题:1.请同学们思考,假如大家是房地产公司的设计师,现在要在两栋楼之间修建一个超市,如何规划超市更加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2.将上述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如何组织相关数学语言?3.如何用自己的想法描述问题的答案?4.该数学问题中的已知项和求证项分别是什么?四个问题之间层层递进,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在问题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下,思维能力逐步提升,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教师也能借助这些问题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三)创建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情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创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动手实践的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足够的教具和材料,确保学生每人一份或者小组共用一份,这样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动手实践环节中,使每个学生产生不同的体验,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奥运五环的图案,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会了解到奥运五环是由五个圆形组成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简单的图形多次平移,形成另一个复杂的图案。学生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最终会获得各种各样的图案。学生选择的基础图案有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多边形等,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圆的知识以及平移知识的理解。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