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艳

摘   要: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能利用各种批注方法进行书写或标记,能利用比较精练的文字或符号表达自身的疑惑、思考及感受。这种阅读模式能让学生作为一个“发现者”走进文字、感悟知识,最终达成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将自己的感受与书中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更有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批注式阅读 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以传统批注式阅读方法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批注式阅读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通过自主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批注和解读,与文本产生互动,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阅读理解能力,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并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批注和解读。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和评价,通过批注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记录下来。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动性。批注式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解读;第二,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批注,展现出个性化的阅读感受;第三,深入性。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要求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分析。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一)质疑式批注法

有思考的阅读才能称为真正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思考如何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文本提出疑问或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很多学生在预习《故乡》一文时,对“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感到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波浪线或标注问号等形式,表示对这句话的疑问或不解。在上课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不解之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或解答。“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最终一事无成,只要我们去实践,就有希望。质疑式批注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要重视质疑式批注法的价值,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补充式批注法

补充式批注法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文本中未尽其意的地方进行补充和注释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在运用补充式批注法时,学生要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依照作者的写作方法,遵循作者的写作风格,对文章进行扩展补充;要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有深入的体会和感悟,才能延续作者的思路与写作风格,对文章进行补充。

例如,在读完《我的叔叔于勒》后,有学生进行了补充式批注,写道:“虽然我们改乘了圣玛洛船,但机缘巧合下,我们又碰到了叔叔于勒。不过奇怪的是他不再是一个又脏又老的‘讨饭人’的模样,而是西装革履,像个上流人士。这一次他也认出了我们,他向我们微笑着走来,告诉我们刚才他是故意装出那个样子的,想看看我们是否能够认得出他。他拿出了一个钱袋,里面的钱够我们一家人幸福地过上几十年。父亲母亲也变得温柔了,他们哭着诉说自己对叔叔的担心与想念……”这种补充式批注顺着作者的思路,符合故事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背景式批注法

背景式批注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中涉及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进行标注的方法,这种方法与预习笔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在教学《观沧海》时,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从生字词、重点词语解释、重点句型翻译、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等方面入手,进行背景式批注。这种批注方法既可以提升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赏析式批注法

赏析式批注法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修辞技巧等进行欣赏和分析的方法。在赏析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要把握文章的情感意蕴,领会文章的思想、价值与意义。基于此,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或关键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情感意蕴。具体而言,为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一篇文章,教师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主旨,又能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语言特色、主题思想、情感意蕴等进行深入分析,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提升学生的文本赏析能力。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作者通过对仙境的想象,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由于这首词整体上充满了丰富的联想,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运用赏析式批注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词中的一些语句进行重点批注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首词的情感意蕴。

(五)感悟式批注法

感悟式批注法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感悟,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的批注方法。这种批注方法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了《五柳先生传》之后,有学生做了这样的批注:“只有拥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胸怀与‘名利皆为心头浮云’的豁达,在乱世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与个性,才能写下这清新且闲适的田园诗篇。一个人只要不心存市侩,就能享受到悠然自得的惬意。”该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感悟,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种批注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还体现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六)联想式批注法

联想式批注法是指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文本中的信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猫》一文中,描写了猫的可爱和温顺,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养猫的经历,或身边朋友养猫的故事,感受猫的可爱和温顺。同时,也可以联想到与猫相关的其他信息,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比如课文中提到了猫的性格和行为,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或身边人的性格和行为,去理解猫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联想式批注法,学生不仅可以将文本中的信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还可以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七)评价式批注法

评价式批注是指从内容、情感、语言特点、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评价的批注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时,学生可能会对小说的内容、形式等产生评价和分析的冲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从多样化的角度认识与分析小说内容,丰富学生的认知。再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行评价与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学生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和责任感。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时刻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困难,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不但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学生能对名句形成如此深刻的理解,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批注式阅读的路径

(一)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批注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阅读和理解,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批注的角度,如标注生字词、成语、修辞手法、人物形象、情感变化等,并在批注中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在课堂讲解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展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批注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具体而言,教师既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批注进行展示和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讲解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三)在课后复习中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批注

课后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既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批注,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相关的文本进行批注式阅读。具体而言,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阅读材料或建议,让学生进行拓展批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批注,或对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批注等。这种批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批注式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批注式阅读的应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景洪春.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改革新视野[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2,(Z2):62.

[2]范红.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J].广西教育,2014,(41):50.

[3]刘成祖.批注式阅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4,40(9):25-28.

[4]吴湘依.部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5]刘成祖.批注式阅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4,40(9):25-28.

[6]汪漾.浅谈批注式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19):13-15.

[7]张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以统编人教版八年级阅读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8):59-61.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栗县金山镇黎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