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
作者: 张曼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方文化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从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实践和创新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给广大美术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 美术资源 初中美术教学
一、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民间美术是城乡劳动者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和生产的需要而创造出的,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也是地域民间美术发展的一大印记。民间美术资源众多,如年画、印染、织绣、雕刻、彩塑等,教师可以根据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带领学生欣赏、挖掘、探究民间美术,提升美术课堂的愉悦性、实践性、人文性。
民间美术资源的分类众多,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将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产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民间美术资源可以多角度地展现本地区普通百姓对于美的感受、认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本土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资源对学生的审美启蒙有着突出的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能让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更大的期待。
(二)传承优秀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资源是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成果,它的传承和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好的初中美术课堂是文化性、艺术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民间美术,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如美术课本中有关于蓝印花布、泥人、风筝制作的内容,这些有关民间美术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一种使命感,在学习中继承并发扬民间美术精神。
(三)创造美术课堂
在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时,教师要增加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认知,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民间美术是老百姓根据生产生活创造出的娱乐方式,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地提高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
二、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
(一)完善初中美术课程建设
完善初中美术课程建设,是实现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在苏少版初中美术课本中,涉及民间美术资源的内容有惠山泥人、蓝印花布、紫砂壶、传统风筝等。对很多学生而言,这些文化内容无疑是陌生的,如果教师致力于优化有关民间美术资源的艺术课程,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完善初中美术课程的建设。
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初中美术课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单独罗列出民间美术资源的内容;二是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知识点,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二)定期开展校园艺术节
学校定期开展“民间美术课程进校园”艺术节,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民间美术的乐趣,最终形成更好的校园文化。同时,开展相关的民间美术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把玩、展示等方式,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民间美术,跟着艺术匠人共同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并收获自己的民间艺术作品。
学校也可以设置其他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学习活动,如校内美术成果展览、校内民间美术作品制作竞赛、校内大型艺术创作活动等,让学生更乐于表达、创新,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三)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推动民间美术资源的传播
现阶段,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将民间美术资源的相关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习民间美术。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学生制作的民间美术作品宣传出去,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自信。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备课的契机,将民间美术的教学视频、学习技巧、教学案例等传入校园网或学校微信平台,扩大民间美术知识的传播力,给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为了更好地教学民间美术,学校应统筹规划,在不耽误主要学业的基础上,组建民间美术理论和技能学习小组,加深美术教师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培养一批优秀的美术教师。如此一来,学生的美术素养自然会越来越好,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教学相结合,多读书、读好书,多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将自身打造成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挖掘更多有关传统民间美术的知识,提高自身探索、研究教学内容的能力。
三、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创造
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需要以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美术课中的体验感,使得学生更加期待美术课堂。目前,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包括情境化教学、任务式教学、分层化教学等。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还可以加入视频学习、历史故事展演、音乐舞蹈等,促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在小组活动环节,教师可以用评优的方式吸引学生,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突出自己的个性。
(二)关注课堂教学要求,促进学科互融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让民间美术资源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师必须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促进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好地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使民间美术课程更具魅力。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本土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仍面临很多难题,如缺少优秀的教师团队、无法形成课程体系等。因此,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民间美术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提升美术审美能力,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正芳.传承文化,感受魅力:浅谈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0,(31):15-16.
[2]陈明.民间美术资源在油画创作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4,(5):14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南京民间美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WYZX/2022/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