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活童趣为归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 马小晴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灌输式”的英语教学弊端明显,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一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活童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英语课堂中,促使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激活童趣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有着明显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感性认知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开展英语教学,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把握,放弃以往刻板的课堂形态,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开展童趣化的英语教学,切实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营造童趣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纪较小,但是好奇心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非常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与其认知相符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知英语学习的轻松和快乐,使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有效。学习环境的构建方式可根据实际条件来进行,卡通图片、动画视频、童话人物等,都是教师可以尝试的环境构建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构建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基于教学内容去设计,让其服务于教学活动。

例如,在Our animal friend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着手对教室环境进行设计,营造出一个森林王国的情境,在教室墙上贴上森林的元素,并粘贴一些动物卡通图画,在图画上对动物的名称进行标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抬眼就能看到对应的动物,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掌握对应动物的单词拼写方式。这对提高教学效率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环境对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对环境元素的利用,构建一个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融入英语学习氛围中,进而借助这一氛围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巧用游戏吸引学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加以利用,以游戏为载体,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构造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应用游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英语课堂充满期待,主动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对游戏进行设计,不能偏离太多,以免无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例如,在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在正式开始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水果,将其放置在一个纸箱内,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这个箱子并提问:“What’s in the box?”接着让学生上台,在箱子里摸一摸,并向其他学生进行描述,由其他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水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记忆单词,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

趣味性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引入,完美契合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三、运用故事思维增强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往往对故事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尤其是故事中的一些情节能够与学生内心深处的童真产生共鸣,起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故事思维,让故事成为英语课堂的有效载体,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故事这一载体,引入节日背后的故事。比如,在讲解端午节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屈原投江的故事,并引入dragon boat、rice dumpling等单词,使之与课文产生联系。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就能通过故事来更进一步地对这些词汇进行深挖。故事的趣味性也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在学习上,保证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故事思维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入故事,借助故事思维,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句、短语等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重实践,调动学习热情

英语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并不是简单地读一读、讲一讲,更为重要的是写一写、做一做,这就对英语实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强化学生的记忆,从而避免以往教学中“提笔忘字”问题的出现,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英语单词通常由多个字母组成,其使用场景不同,应用形式也有所差别,加上英语语法的复杂性,使得学生仅凭听、读很难全面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My family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个绘画活动。在讲解完基本的课文内容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家庭成员的表述方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对应的单词,动手将自己心目中的家庭成员形象绘制出来,并进行明确的英语标注。以father这一单词为例,学生很容易联想起父亲伟岸的形象,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这一单词,并对这一单词所包含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借助于实践活动,强化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

面对英语,学生经常会出现学习热情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借助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

五、动画授课,创设趣味情境

小学生对动画片的喜爱是非常强烈的,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能从动画片中了解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英文动画在描述思维和记录画面方面别具优势,能够将多元化的空间与英语实现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培养语感,并逐步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动画进行授课,创设出一个趣味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学The lion and the mouse时,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借助动画片中生动的动物形象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速沉浸于动画片情节中,进而通过视觉及听觉上的感知,掌握其中一些词汇的标准读法以及使用场景等,促使学生借助动画片产生联想,并对词汇的含义及用法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动画授课方式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爱看动画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词汇,掌握句型用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童趣的课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身处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凤琴.童心童趣——营造趣味小学英语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9):163-164.

[2]张金凤.基于任务呈现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教师,2020(S2):8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