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长进阶计划”为载体的多元评价模式

作者: 寇蔻

摘   要:实施“有效德育”,旨在创建新的德育评价机制,这个机制应蕴含德育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导向等内容。我们要思考如何打破以往的常规评价模式,用有创意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多元评价,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有效德育   创意评价   成长进阶计划

德育评价的核心意义在于,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完成对儿童的正向肯定、榜样引领、价值观塑造等。德育创意多元评价机制——“成长进阶计划”,是德育评价的一次创新。以学校“成长进阶计划”为载体,把评价落到实处,是一次完善德育评价的尝试,这样的尝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完善德育评价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正在学习如何处理自我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人物的关系;在道德意识方面,他们还近乎空白,德育的可接受度很高。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德育的最佳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社会”的概念和“我是社会的一员”的意识,使学生懂得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儿童不同时期成长的特点,完善德育的评价形式。

一是明确育人目标。德育评价是否能够成为有效的评价,发挥“评价育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是否建立在明确的育人目标基础上。我们应牢记为党育人的使命,明确德育的评价目标,制定多元评价机制。

二是坚持育人主体。在校园中,接受教育的主体是儿童,德育评价的主体也是儿童。进行德育评价,是为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塑造。为了培养内心充盈、充满能量的时代新人,我们应努力尝试和探索,坚持探索更有创意的德育评价模式和体系,扭转不科学的德育评价现状,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

二、立足儿童成长的创意评价方式

德育创意多元评价机制——“成长进阶计划”,从一年级的课程出发,贯穿整个小学,涵盖了所有学科。它是完善儿童德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儿童关注自我、展示学习成果、找准奋斗目标的动力。

(一)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手段

一是自主评价。自主评价贯穿儿童学习的始终,旨在改变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儿童的自主发展。具有创新性的德育评价模式,势必走向数据化、信息化。自主评价目前以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电子档案袋评价为主。其中,电子档案袋评价以“自我管理手账本”为主要载体,该评价方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依托校园电子数据库,以学校的综合性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让每个儿童通过“自我管理手账本”,记录成长过程中的图片、视频、活动卡、成长故事、漫画手账等,提交后经过数据处理,可及时汇编成册,为儿童的成长过程留下印记。

二是伙伴评价。伙伴评价以“情感账户”“成长树App”“点赞墙”等为主要载体,强调师生、同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欣赏、肯定、赞许,主要关注儿童的群体适应能力。以伙伴互助式“情感账户”为例,每个儿童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方格布袋,在每天的学习与生活中,如果肯定同伴的优点、赞同同伴的行为、欣赏同伴的品质,他们就会在同伴的“情感账户”中投下评价卡,如此一来,投出评价卡与收到评价卡的同学在伙伴评价中就能够实现共同成长。

(二)三阶评价机制

一是个人评价。入学后的每个儿童都会拿到学校特制的启航进步册,班主任和各科教师都有一个年级统一的荣誉印章,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课堂表现、学科学习情况、课间行为给儿童的启航进步册盖章。在班级做好事或者帮助同伴,也可以获得同伴的“友爱章”。集满五个荣誉章,由班主任统一加盖学校的启航进步印章。

二是班级评价。我们可以在全校实施“品质八枚章”特色活动,以各班级为单位,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八枚章”,鼓励全体儿童在自评和他评的基础上获取积分,去兑换奖章。获得两枚启航进步印章的儿童,可以到“学生发展中心”兑换一张相对应的书签。

三是少先队活动特色评价。在开展“红领巾奖章”活动的前提下,为了构建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以设立学校少先队特色章——红书签。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学生积极参加校、市等级的少先队活动,即可获得特色章“红色扬帆书签”,参加学校“一星章”的竞选,每学期的“优秀少先队员”也在此中产生。这样的评价机制充分尊重了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少先队员的积极性,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三、多元评价,实现儿童的进阶成长

(一)建立儿童个体档案

我们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结合学校特色定制全面育人的“成长进阶计划”。这样的多元评价机制兼顾了班级活动、校园文明常规活动和德育活动,是很有创意的。在“成长进阶计划”中,我们建立了儿童个体档案,记录了儿童的成长变化过程,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重视儿童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不疏忽德育的每个环节,做到了评价的连贯性和持续性,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把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让每一次评价都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二)以正向鼓励为主要途径

在对儿童进行德育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五育并举”的大前提下,坚持探索新型评价机制,做到评价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全面的德育评价机制。我们应该时刻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把内心的激动以及期待记录于启航进步册上,从而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也有助于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德育活动。教师可以结合优秀少先队员的评优活动,让儿童能够真正从多方面得到及时的鼓励和评价。“成长进阶计划”寄托了教师对儿童的期待与鼓励,也促进了家校沟通,更激励了儿童的成长。我们的儿童应该在多元评价标准下全面发展,在自由的氛围中体会生命的美好,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幸福之人。这样的一种评价生态,拥有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向上向美的力量。

启航进步册上满是“闪光点”的印章,也许就能够成为儿童自我道德成长之门的一枚“小钥匙”;一张张色彩斑斓的书签,也能让他们内心充盈,追求更加优秀的自己。回顾过去,进步历历在目;展望未来,更多的梦想等待实现。这样的评价方式,让我们着眼于儿童道德成长的“现在”与“未来”,发挥了儿童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了过去儿童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这样的德育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儿童、教师、学校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让德育评价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陈瑛.遵规重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成功之本[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6):4-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前瞻性一类项目“道德学习—儿童创意生活的区域建构”(项目编号:2021JSQZ0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