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五妹

摘   要:创新阅读教学策略是提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高效性、拓展延伸性与趣味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性举措。本文简要分析创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分析微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微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成效。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应用策略

微课灵巧简短,适用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给阅读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微课不仅改变了书籍的展示手段,也改变了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和沟通交流的方式,更助推了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教师应该创新微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巧用微课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新奇、愉悦与深刻的阅读体验。微课能解决整本书阅读资源有限的难题,助推学生阅读素养、信息处理能力及思想道德水平的共同提高。

一、科学筛选阅读书籍

教材中的文章比较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师也没有将所有文章都用作整本书阅读的精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优中选优,对比文章的文学性、时代感、文字量等,从语文教材中筛选出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文章。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只是从整篇文章中节选的一部分或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文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图书馆借阅、书店购买等多种方式来获取该文章相关的整本书籍或作品。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让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获得宏观视角,从整体出发来思考和点评不同人物角色的行为选择,从而立体全面地了解人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感受不断发展的人物角色。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以整本书阅读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认知能力等,列举兼具教育引导性与丰富趣味性的书籍。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开一个选书大会,通过大会讨论选取合适的书籍。例如,小学低年级学段的《一起长大的玩具》《孤独的小螃蟹》《宝葫芦的秘密》;高年级学段的《哈利·波特》系列、《手斧男孩》系列、《战争与和平》等。在选书大会上,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展示书籍名称、宣传画册、故事简介等,帮助学生快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在整本阅读书籍选择环节的参与性,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有效提高阅读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这些书籍的阅读难易度制订相应的课后阅读计划,然后按照既定计划来阅读同一本书。例如,一个班级共同制订了四周时间内看完《夏洛的网》的计划,那么班里的所有同学都要遵照这个计划。这样既能提高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有效性,也能锻炼学生规划时间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用微课提高课前导入效果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前,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与整本阅读书籍相关的微视频,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与形象生动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的写作脉络。这样既能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也能帮助学生对整本书形成初步的心理预知与思想认知,为其调整阅读方法、速度及目标等提供初步参考信息。同时,微课也能改变传统阅读课直接切入主题的情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的《童年》时,因为小说人物众多,如果学生无法厘清人物关系,就难以读懂故事。主人公阿廖沙是中心人物,其他十余个人物都是围绕主人公阿廖沙塑造的。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把人物出现的重要故事情节各自展开,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这本书的人物网格关系有清晰的了解,从而顺利阅读。这种微课形式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并思考整本书内容的欲望,实现教学目标。

三、用微课创设阅读情境

微课不仅可以实现阅读前的导入目标,也可以创设阅读情境。对于网络资源丰富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从网络平台上下载与该作品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及文字等,将其编辑制作成时长6~8分钟的微视频,让学生结合微视频来阅读该书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汇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或遇到的难题,从这些困惑中筛选出具有教育引导性与互动探究性的难题。然后以这些难题为主题来创编微课,从难题产生的原因来思考、分析和反思,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思考、探究文本内容。

例如,在教学《夏洛的网》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设计一个问题,即“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威尔伯的求生之路’还是‘威尔伯与弗恩、威尔伯与夏洛的友谊之路’?”两个问题都非常值得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展开对整本书的分析和反思。微课能让阅读氛围变得活跃有趣,给予学生奇特且深刻的体验,从而助推整本书阅读课堂的高效构建。

四、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微课形式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模式可以创新教师的阅读指导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往教师会利用阅读理解或阅读专题考试来判断学生的阅读效果及阅读能力,考试内容以分析人物性格及心理动态、概括思想主旨等为主。这些不但降低了教学评价结果的综合持续性,而且让所有学生阅读的感受都是一样的,不再有“你的感受”“我的感受”,有的只是这道题“应该有的感受”。这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阅读变成只为答题而阅读。这不是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学生个人的终身成长也是不利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想象书中不同人物的未来生活与发展。例如,在微视频上写上关键人物的名字或相关语句,让学生围绕这些信息进行延伸与思考。这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程度,也锻炼了学生概述、思考及总结的能力,让教学评价更加全面。

例如,在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推荐书目《孤独的小螃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在小青蟹离开的日子里,小螃蟹的孤独,以及当小青蟹回来后的快乐和幸福。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想一想,小螃蟹和小青蟹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按照小青蟹的性格,她会不会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小螃蟹会不会跟着去?他们的友谊还会受到什么事情的影响?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用微课的方式来介绍某本书的整本书阅读计划、目标及难点,让学生自主选择下载并观看视频,鼓励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来书写读书笔记。然后,教师对这些读书笔记进行点评分析,表扬学生认真阅读与独立思考的行为,肯定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自信心。评价的模式不应该是回答阅读理解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是从多方面展现出来的。新的教学评价模式让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多样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示。阅读不分等级和分数,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整本书是轻松的、有趣的,自己的阅读感受是独特的、珍贵的。

综上所述,教师要正视传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不足,充分认识微课对提高教师阅读指导及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意义。通过筛选合适的阅读书籍、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及完善教学评价模式等途径,能够扩大微课对实现整本书阅读指导目标的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的阅读素养及阅读水平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丽征.小学语文童话故事类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5):9-10.

[2]冉慧明.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01-802.

[3]伍喜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讨:以《草原上的小木屋》为例[J].教书育人,2019(16):54.◆(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园上园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