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元整体出发,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 周辉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风向,它聚焦“立德树人”,指向学生全面的、社会性的、可持续的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技能、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及文化品格四个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学生思维与文化涵养层面的发展。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如何扎实推进核心素养教学的落地呢?笔者将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以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优化单元板块教学,并以多元的教学活动、多彩的绘本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有满满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风向,它聚焦“立德树人”,指向学生全面的、社会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既教会学生用英语“做事”,又引导学生“做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技能、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及文化品格四个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学生思维与文化涵养层面的发展。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单元整体教学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与实践的方向。

一、核心素养与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从核心素养到学科素养,从学科素养到单元设计,从单元设计到课时安排,是英语教学实践的必经之路。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有机编排教学内容,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并以“话题—功能—任务”的框架编排各个板块的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进度、考试抽测等教学压力之下,很多教师只有“课时”意识,没有“单元”概念,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着力于“知识的呈现与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知识的动态生成及学生的主体参与。这样的英语教学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建构与概括,不能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单元整体教学,即围绕主题意义设计学习进度的教学活动,能够推进学生语言技能与学习能力的螺旋上升,推进学生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以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让课堂更符合学生的需求,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内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教学板块的教学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流畅性与高效性。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策略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如何开展有目的、有进阶价值的单元整体教学,扎实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软着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明确板块功能、设计多元活动、引入绘本阅读这几个方面深入实践。

(一)明确板块功能,整合教学内容

译林版英语教学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其中包括story time、fun time、cartoon time、culture time、song time、chant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等板块。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单元教学前,并没有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需要,对课时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而是仅仅根据教材顺序开展板块教学,导致各个板块之间的教学缺乏有机联系。其实,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各个板块的教学功能,要能够以整体的角度,根据真实学情对单元板块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与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题意义。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这单元时,笔者在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中就采用了单元板块优化整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快速分辨图片、图片拼读的过程中,认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四个传统节日,并且以“翻电子日历”的形式,导出Grammar time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首先用日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月份的缩写形式,在发现与解决疑惑的过程中渗透Grammar time的学习,深化学生对月份的学习,从而为Story time的阅读探究扫清障碍。在实际的英语课中,我们要注重教材的深度解读,要能够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备课,有条件的还可以尝试集体备课,并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对单元板块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量体裁衣”,创设属于他们的英语课堂。

(二)设计多元活动,指向思维发展

语言的教学,也是思维的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只关心语言的呈现,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非常受限,他们习惯了“听教师讲”,习惯了按照教材文本内容去背诵,却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不具备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往往怯于开口。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才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与学习能力的“硬核”内容。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要能够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设计多元化的思维活动,以活动深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尤其是在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问题本身的关联性,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以有效的问题支架、活动支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At weekends这单元时,笔者在Cartoon time的阅读教学中,参照绘本阅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提出问题、聚焦问题、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开以小组为单位的阅读实践。在故事导入过程中,笔者首先呈现了“胖墩墩的Billy”的形象,以趣味chant给课堂带来音乐与节奏。当学生看到Billy胖得没办法跟着音乐动起来时,都忍俊不禁,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

在chant 语境的基础上,笔者随即抛出问题:“ Why is him so fat?”并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延伸出更具体的问题:“What does Billy do at weekends in winter?”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的探索中。最后,笔者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故事的最后一个情节,以夸张的动作及表情,生动地出演Billy,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周末活动,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作息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引入绘本阅读,丰富单元教学

单元主题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在主题的框架下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与素养。在实际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对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导致课时安排过于紧张,无暇顾及主题的延伸及拓展。在单元整体教学模态下,我们既要强调知识的基础性,扎实开展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发挥各个板块的教学功能,还要关注主题的延伸性,合理地拓展教学活动及阅读实践,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扎实落地。

绘本是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绘本既有生动的图,又有有趣的故事,语言也很有特色,不仅简单易懂,往往还富有韵律和节奏。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基于主题及教学的需求,积极创造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条件与机会,以绘本丰富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知与理解,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推动学生的个性化语言输出。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这单元时,笔者考虑到这单元聚焦“work”这个教学主题,文本内容主要探讨了主人公家人的职业,以及主人公的职业梦想,因此在Checkout time板块中,笔者为学生带来了绘本Who’s who at school?。这个故事同样聚焦关键词job和school,让学生了解了librarian、worker、guard、canteen等职业,并通过持续默读与制作阅读卡,让学生对默默奉献的工作者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在拓展阅读中,让学生深刻地明白职业没有贵贱之分的道理。在最后的Post-reading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个性化作业,鼓励学生以DIY绘本的形式,介绍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的工作,从而在画绘本、写绘本的过程中深化读写整合,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是尊重教材的直接体现,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保障,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价值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建立单元备课、整体教学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认知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因素,适当整合与优化单元教学内容,让板块之间的联系更密切。在开展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单元主题的理解与探究,深挖单元主题,让单元教学围绕一个核心有条不紊地展开,以此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软着陆”。

参考文献:

张袁媛.把握教材 整体设计——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1(14):77-78.◆(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