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 倪凤梅 晏军生摘 要:初三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此阶段的化学知识虽然在难度上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化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第一次接触化学知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发展特点,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学生的化学学习放到生活化的情境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深化学生的化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策略
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不突出,知识的呈现往往具有零散性,这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具有极高的难度。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化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努力整合课堂,带给学生生活化的化学学习体验。
一、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学生对某一学科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是否能感受到这一学科的存在价值。如果一门学科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很不切实际,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融合,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探究热情。生活化的教学不仅能让教学的方式更加贴近现实,而且能让学生找到化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二)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和化学有关,只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无法将这些现象同化学建立联系,让学生对化学抱有极大的陌生感。生活化教学即将生活带进化学课堂,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了解生活现象,同时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化学知识。这种更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会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看到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价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原有的思维模式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有利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走进生活,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领悟知识。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那么学生必然会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产生独特的认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学生在了解了金属生锈的知识后,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不会生锈,而有些物品则容易生锈,并且也会利用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为这些物品除锈。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既能运用这些化学知识让生活变得更好,又能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途径。
二、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有效手段,学生所能感受到的教学情境越真实,就越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在化学学习中,很多文字展现的东西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文字所能带给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对于经验不足、想象能力有待提高的初中生来说,文字的效果远比不上视频和图片所带来的冲击力。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让课堂不再被墙壁和围栏所局限,让教学成为开放的、多元的、多样的。这样的课堂更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课堂的创设和生成,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转化为图片、视频等,让文字“动”起来,这样学生学起来不仅更有趣,也更有效果,课堂教学也不会过于生硬、千篇一律。
(二)演示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
化学学科的实验性在众多学科中是非常突出的,实验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必要辅助,教师要在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开展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深入领悟。恰当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而且能让学生在操作或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或屏息静气,或目不转睛,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精神、专注力和耐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三)落实化学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讲、练、评、思都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这几个环节看似分离,但实际上联系紧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会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回忆,还能将前后的内容联系起来,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一种重复,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对知识点进行变式练习。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化学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加强反思,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巩固学习成果。
(四)引导学生科学做笔记
化学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零散性突出,学科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这给学生的知识建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做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时,学生不一定要把教师讲解的所有内容都记下来,时间和精力也不允许学生这样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听,以听为主,以理解为中心,在听的过程中选择性地记笔记,甚至在关键的时候可以只听,听懂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完善笔记。这样在听的时候学生就抓住了重点,而在完善笔记的时候又对重点进行了复习和巩固,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五)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生活兴趣点
当我们对某种事物抱有一定的兴趣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它,学习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更积极。因此,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获得乐趣。但是教师也要明白,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这些差异,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一模一样,要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喜爱的事物,多利用学生喜爱的东西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进化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之间建立起平衡关系。
(六)加强“生活化”的科学探究
初中化学知识并不是很难,并且教学目标的实施也不需要专门的化学专业人才。教师只需教会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后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因此,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探究,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化学探究,开阔知识视野,多角度认识世界。例如,在教学酸碱性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选取不同的植物来检测其酸碱性,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白植物的酸碱性是什么意思,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实践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综上所述,化学和生活的距离,就是化学知识。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那么化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化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是其生活性和探究性也是非常突出的。学好化学会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认识世界的角度达到新的层次。因此,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化学知识,并且在实践探究中学以致用,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化学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荣梅,贡嘎,旦增.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168-169.
[2]任美亚.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85-86.
[3]康金泰.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探索[J].学周刊,2016(7):35.
[4]于立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126-127.
[5]丁玉霞.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三个着力点[J].基础教育研究,2017(22):55-56.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第四中学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