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做时间的主人
作者: 梅寒“忧伤焦虑,不知何时成了这个时代某些人的通病。在线上同朋友聊天,聊着各自的生活,竟然发出同样的感叹,忙忙碌碌却觉碌碌无为,人前欢笑人后忧虑。那些看不见的忧伤,日日如空气挥之不去。可在外人眼里,我和她都有着那样一份闲适、让人羡慕的生活。不错的职业,不错的收入,不错的家庭,可我们却无力抵挡忧伤。
…………
想想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从早到晚,从年头到年终,为了生计,忙忙碌碌,他们不似我们,会在闲暇的日子里生出风花雪月的忧伤。他们没有时间。
想来,忧伤应该是都市闲人才生的病。而那丝丝缕缕,扯不断,理还乱的忧伤,是纷繁的欲望吐出的长丝,缠缠绕绕之间,就把一份简单的幸福与快乐淹没了。
如果你还在兀自忧伤,那就走出你那个小小的象牙塔,走近父母和兄弟姐妹,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像一棵卑微的小草,在这个尘世上顽强不屈又自在快乐地活着。”
上面这些文字,是我多年前随手写下的一篇心情日记。那时,我还没有走上写作的道路,也没有调到现在的学校工作,在家做着全职主妇,每天做完家务,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也便有了许多莫名的烦恼、忧伤。那时能想到拯救自己走出忧伤的,也不过是眼睛向下扫视,用他人的忙碌苦累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说到底,那仍然是一种消极的想法与做法。
很多年后,重新来读这段文字,再来对照眼下的生活,文字中那个无所事事的女人陌生得自己也几乎不认识。
一张时间表,是我现在的生活,除上班时间外,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早晨五点起床,阅读一个小时,六点开始晨练至七点,七点到八点收拾上班;午间读书、报纸或杂志一小时,午休一小时;下午下班后一直到晚上十点半就寝前,每一个小时也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古典舞、写作、阅读、瑜伽、散步……要做的事情太多,有时候只能交叉进行。
这样一张具体到每天几点几分做什么事情的时间表,加上一份短、中、长期的生活计划:每天至少读书六十页,每周至少写两篇稿子,每月要学会跳一支古典舞,每年至少读一百本书,至少游览两个地方……日有日计划,月有月计划,年有年计划,日子里根本没有荒芜,至于忧伤啦,无聊啦,空虚啦,更是无容身之处。我甚至已经好久体味不到忧伤的滋味儿。一个忙碌而充实的人,永远都是嘴角上扬的,即使生活中暂时遇到不如意,也会有强大的内心支撑着,很快走出来。
这些年,我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朋友。也许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我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一个写手朋友,每天五点钟起床写文章,十几年后,她已是名师和名作家,出版图书二十几本。一个画家朋友,十几年前对书画还一无所知,但他从决定向书画界进军的那一天起,每天早上四点闻鸡起舞,习字习画,十多年过去,他的书画作品已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一个一起练瑜伽的朋友,每天早上坚持练习瑜伽,已经持续了十年,她也由当初身材走样、情绪低落、满腹抱怨的女子,成为一个优雅自信的瑜伽老师……
“把时间分给睡眠,分给书籍,分给运动,分给花鸟树木和山川湖海,分给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而不是将自己浪费在无聊的人和事上。当你开始做时间的主人,你会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喷涌而出的平静的力量,至于那些焦虑与不安,自然烟消云散。”这是某天从一个朋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段话,立马入了我的心。
回首这些年来在各行各业认识的朋友,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的如昙花一现,在短暂的闪耀之后沉寂了,有的如大浪淘沙,十几年过去,越战越勇,成了领域内的佼佼者。这些经受住考验,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无不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时间的主人,他们主宰了自己的时间,也主宰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