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来枕星河
作者: 赵思越初冬临近,眸子里的红色太阳渐渐消散,只留下秋季那一抹淡淡的橘子味。我喝完热腾腾的奶茶,咂巴咂巴小嘴,哈出一口白烟,打个哈欠却又嗖地吸到肚子里去了。冷气在身子里兜兜转转,跑出来树懒似的挂着,我叹道:“天凉好个冬!”
在我的记忆里,冬一直都是莫兰迪色系的,高级又不失物哀感,使得空气的运转中飘散着淡淡的小白花似的哀愁。当夜晚降临,人们赶紧缩回寄梦的温柔乡,伴着缠绵清冷的淅淅沥沥,卸下疲惫,跑到虚幻的诗意里去了。倘若夜雨跑错了时间,以为自己上早班,那么世界的回应又是截然相反的。
雨声造就了诗人,这群人对美的追求不亚于呼吸,世间却偏要把美好毁灭给人看——雨滴颗颗落地即碎。郁郁的情绪忽然挤出来,龇牙咧嘴的,把我的眉头揉成一团,刷去眼中的光芒,换成丁香一样的眸子。雨滴不停地拍在薄薄的叶片上,打得叶子触地又倔强挺立,转而又被摁在地上摩擦,又颤颤巍巍立起来,循环往复……出于对美的追求和惋惜,眼前的光景终于使得我心中的精致与宁静破碎开来,溅到心口,勾起一阵烦躁和痛楚。这一刻,和平被迫解散,无能和渺小随处撒野。直到我紧皱的眉心一片冰凉,暴躁的情绪神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心平气和,等到想起用手去追那片“清泉”,再看向指间冰凉凉的水珠时,这水还附着我的温度,释然自然而然地爬满心墙。
是啊,人的灵魂往往不可思议地鞭打现实的理性,像是非理性科学能够解析的人间佳音。我愿理解为自然对我的宽恕和对一个迷茫之人的指引——人们与出淤泥的植物无异。生命从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开始,向着土壤外的未来不断奋斗,终于破壳,与外面的世界相遇,于外界反射光中窥见自我:植物的模样、汁液的淡浓等。独立个体的性情绝不重合——虫子啃噬我们身体时撕心裂肺般的痛苦,雨滴把我们打得抬不起头,然后看着美好随风而去的无力。
你,一株连杜甫也称赞道“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的鲜花,怎可终日惶惶,堕于阴暗面?看看隔壁那个憨憨向日葵日日傻笑,野蛮洒脱地追随太阳,那个挂在天上轰轰烈烈满是爱的太阳。月亮背后那些神神秘秘、冷冷清清的东西,我们不求,我们不怕!如若你也渴望那粘人的菟丝子的拥抱,抑或是夜来香之众的亲吻,好奇传说中幽幽香气浸入骨髓的快乐,那你要用养分点缀自己。在阳光偷懒的日子,强大的自己也不会被霉菌侵蚀,而是自顾自地勇敢做着那遥远的梦——你看到自己的种子飘向你最爱的西藏阿里,看到冈仁波齐在朵朵白云之下闪闪发光,你看到过去那个迷迷糊糊的自己正在一点点消失变成一阵烟雾飘到脑后去了,你知道自己正在向一株优秀的植物前进,你真正成为一朵勇敢的花!即使是枯萎的时候,也会念着“花开花落终有时”,要变成闪耀的星星。吸上一口气,神奇的是这口气已经不会让自己再抖上三抖了。揉揉眼睛,噢,冬天还在,你告别的是那个虚弱的自己。
传说中寂静的冬天像极了黑夜,却不乏星星闪耀,在这片星河中即使得到的是蚱蜢舟,或许也能载动哀愁,但总要告诉自己:生来是一朵鲜花,就有开出一朵灿烂的使命,终结的时候,会变成一颗闪闪的星星。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2021级学生)